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ST凯撒发布了一则关于子公司拟申请自动清盘程序的公告。公告显示,凯撒同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27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子公司拟申请自动清盘程序的议案》,董事会同意下属公司康泰旅行社有限公司(Hong Thai Travel Services Limited,以下简称“康泰”)因资不抵债启动自动清盘程序,同时授权经营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实施康泰旅行社破产清算相关具体事宜。
疫情三年来,诸如康泰、全旅达、安运旅游、星晨旅游、香港至尊假期旅行社等许多老牌的旅行社接连遭遇倒闭或者清盘。据香港旅行代理商注册处数据,香港持牌旅行社超过1700间,受疫情影响,至今约有300间旅行社倒闭,期间也有一百多间旅行社开业,但新开的旅行社规模不大。
(资料图)
疫情带给香港的影响究竟何时才能停歇?9月底,港府推出“0+3”入境检疫政策,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希望能够助力旅游业的复苏。但是对于包括康泰在内的旅行社而言,没有游客、没有资金、没有人手,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倒在疫情下的那些老牌香港旅行社10月27日,香港经济日报发布消息称,在香港创立逾半世纪的康泰旅行社,被指下周将面临清盘。对此,康泰旅行社发言人回复澄清,现时无清盘计划,并称现时难以支持全面营运,希望以节省成本为考量,暂时只有用最小化成本营运,保留实力,直至全面通关为止。
同一日,其母公司ST凯撒发布了正式公告,董事会同意康泰因资不抵债启动自动清盘程序。根据公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康泰旅行社的总资产为 97.27万元人民币,净资产为-6813.45万元人民币;2022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003.5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为-469.27万元人民币。
公告中还指出,康泰旅行社主营业务在粤港澳地区开展,受疫情持续影响较大,盈利能力骤减,目前已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债务清偿能力,鉴于此,综合自身情况拟启动自动清盘程序,以公平处理债权债务,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在去年ST凯撒已经考虑到康泰旅行社或有破产清算的可能性,就对康泰的相关资产实施了相应减值测试程序。而这也不是康泰第一次被指清盘,早在2020年7月,康泰曾被债主Webport Limited入禀清盘,彼时康泰发声明称,新冠肺炎重挫旅游业,业界步入寒冬,但公司仍可保持财务稳健,股东方亦会全力支持。然而两年时间过去,康泰最终还是面临清盘。
除了康泰之外,相关报道称,全旅达旅行社从9月16日起缩减业务规模。资料显示,全旅达是第一家获香港旅游业议会认可的旅游代理商,它的前身为太古旅游,成立于1948年,业务主要设计到商务、休闲、会议会展等领域。
据悉,太古旅游在没有改名之前,是依靠太古集团发展的。2017年5月,太古集团将太古旅游出售予广州房地产商合景泰富集团旗下公司,后续太古旅游便改名为全旅达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尽管被收购和改名,但是全旅达在业务上并没有特别的起色。据企查查显示,目前全旅达在内地也仅保留全旅达国际旅行社(上海)有限公司、全旅达票务代理(北京)有限公司以及全旅达国际旅行社(北京)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
而在更早之前,2020年5月份,香港“至尊假期”旅行社宣布,疫情导致公司出现财务困难,被迫关闭香港所有分店,公司旅游牌照也已被撤销。据悉,该旅行社主要经营香港前往内地、东南亚等地的旅行团,当时预计有超过1000名旅客受结业影响,涉及团费超过100万港元。
然而,这些只是疫情下倒闭或清盘的旅行社缩影,旅游业议会预计,除了现在已经关闭的旅行社,后续则还有约百间旅行社倒闭。旅业3.0工作室主创肖远山在接受闻旅采访时分析到,康泰实际上是在海航手上收购的,然后海航转给了ST凯撒。现在ST凯撒对康泰的处理,也可以理解为泥菩萨过河的自救之举。香港现在早已不是国人目的地,像康泰、永安等本港的大社,都是以港人出国旅游为主营业务,在香港出入境受限之时,老牌香港旅行社业务受到重创,清盘是很正常的事。尤其是ST凯撒自身也深陷疫情后的转型危机,清掉康泰这样的不良资产,也就不足为奇了。
“0+3”政策实施,香港旅游业恢复了吗?旅游业是香港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香港旅游业遭受重创。2019年,由于社会事件影响,访港旅客减少千万人次,以疫情前2019年的十一黄金周旅游数据为例,内地访港人数同比下跌56%,2019年整年内地到访香港旅客数则为5591.3万,与2018年相比同比下降17%。
随后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更是给香港旅游业带来“致命”的打击。疫情三年来,香港整体恢复都很缓慢。根据香港旅游发展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访港旅客人次为356.9万,其中内地游客270.6万,2021年到访香港游客仅为9.1万,其中内地游客6.6万,较2020年下跌97.6%。
今年9月26日,香港政府正式实施“0+3”的入境政策,入境游客无需进行强制的酒店隔离。消息一经发布,各大旅游网站浏览数据暴增。根据香港旅游网站Trip.com数据显示,截至24日晚,Trip.com网站的航班搜索量较上周同期激增260倍,浏览人数更是增长327倍。
香港入境处的数据也显示,自9月26日后香港国际机场每日的入境旅客数量平均保持在6000-7000人次的水平。从游客构成来看,明显上升的是出境人数而非入境人数。9月26日至10月4日期间,每日的出境人数比入境人数平均多731人次。由机场出入境的旅客,以香港居民为主,占比约为七成。
因此,尽管“0+3”政策在国庆之前放开,但是对于本地旅游业而言,并没有看到明显的复苏迹象。根据香港旅游业议会近期向香港350家旅行社投放问卷数据也显示,在受访的350家旅行社当中有76%的旅游社现有员工数量不超过5人,比疫情前上升了29个百分点。其中,大约有200家旅行社的员工数量只有1~2人。
与此同时,10月31日,根据香港特区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香港GDP(本地生产总值)连续三季都是收缩。对此,香港政府发言人表示,香港经济在2022年第三季按年收缩幅度扩大。外围环境转差以及跨境陆路货运往来持续受阻,对香港的出口造成打击。
肖远山分析称,香港是亚洲乃至全球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在澳门之后,内地游客出境游的下一步将会是香港。香港历来有对旅游业的扶持政策,但现在香港更需要等待内地游客回来的政策窗口。一旦窗口打开,将是香港旅游业(不限旅行社)的最佳回血期。同时,要“同各国各地区开展文化旅游的交往合作”,香港旅游业的外向性会更明确,这些都值得期待。
政策扶持+自救,香港旅游业的“曙光”来了?疫情之下,香港政府也在持续对旅游业伸出援手。
从2020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出台多轮防疫抗疫基金及多种纾困措施,扶助旅游从业人士。比如向持牌旅行代理商提供营运津贴,10名职员以下划一派发10万元,10人以上则按每人一万元计算;向代理商职员、导游、领队、旅游巴士司机等从业员发放15000元和6700元的津贴;推出“旅行社鼓励计划”及“绿色生活本地游鼓励计划”,按旅行社接待旅客人数,提供每名旅客出境100元、入境120元、本地200元的鼓励金。
而在政策方面,香港发布关于便利内地进入香港的“来港易”“回港易”免隔离计划,将不设每日额度限制,且适用地区将涵盖内地所有地区和澳门特区。对于本地的旅游业,在《施政报告》中提出会用六亿港元推出“文化古迹本地游”,还会有一些“本地游”的活动,包括“绿色生活”的本地游,提供加额津贴,包括在人数和金额方面都会增加,希望尽量推动旅游业。
但是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对于香港旅游业而言,仍只是“杯水车薪”。根据香港旅游业议会的调查数据,即便在取消入境酒店隔离的背景下,受访的对象中有近八成旅行社的业务仅恢复至一成、甚至一成不到。对此,香港旅游业议会表示“旅业仍苦困,政府须扶持”。
为了自救,香港旅游业界正在向政府提出采取“团进团出”方式,允许海外入境旅行团,在持有三天“黄码”期间,可到能提供独立包厢的餐厅用餐,亦可豁免他们进入一些博物馆及旅游景点,借此吸引旅客来港及为入境游业界带来生意。
旅游业议会总干事杨淑芬指出,业界已同一些酒店及餐厅接触,对方有初步愿意提供独立的房间或包厢,用作接待持黄码的入境团队。她承认,即使政府接纳“团进团出”方式,对入境游的生意帮助亦不大,但最重要是借此给予海外合作旅游伙伴带来好的讯息,相信香港会逐步放宽防疫措施。
对于是否能够放宽防疫政策,此前香港特首李家超在会见媒体时也表示,在调整至“0+3”后香港输入病例有所增加,目前更需要稳扎稳打,对于有声音要求放宽至“0+0”,还需要有更多的案例和数据来验证。此外,为吸引海外旅客,香港未来将启动逾1亿港元(约1800万新元)全球宣传,亚洲地区短途市场将是重点“发展对象”。
面对当下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肖远山表示一是等待时机,开源节流。香港跟澳门不同,香港目前跟大陆之间没有顺畅的出入政策,只能等待时机,在等的过程中,跟内地旅行社一样,要最大化缩减开支,牢牢控制现金流并想尽一切办法创收,比如运营其它产品等。香港“0+3”政策以后,可以考虑先从港人出境游出发,尽快获得现金流。
二是旅游产品的创新。以往港人到大陆的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香港地方太小而祖国内地有万千大好河山。但随着顶层设计的加持和国内游产品的升级,未来香港市场需要更多传统文化体验的旅游产品,以香港700万人口的体量,对大部分旅行社而言,都是可以盘活整个公司业务的机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