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广州地铁5号线现在太挤了,一趟车要等7-8分钟是常态,之前只需要2-3分钟。”张女士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称,自己之前因感染新冠在家休息,身体恢复后刚开始上班。
(相关资料图)
但几天之后重新坐地铁,乘车体验已大不相同,“上周一坐地铁还能找到空位,但现在早高峰时等两趟都不一定能挤上去”。
广州的地铁客流量变化,也验证了张女士的感受。本周的前两个工作日12月26日和27日,广州地铁当日客流量分别为425.9万人次、444.4万人次。而上周一和周二的客流量,大约只有这周同期的六成左右,分别为276.4万人次和277.4万人次。
地铁客流量,一定程度是人们恢复正常生活的“晴雨表”。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地铁出行比重占据了公共交通的五至七成不等,上班族在工作日的地铁出行也明显比周六日要高出不少。如今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地铁路线恢复等,人们的日常外出也受到相应影响。
为此,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整理了12月至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单日地铁客流量数据。总体来看,北京和广州的地铁客流量已经度过低谷,正在逐步恢复。12月12日至18日这周,是北京和广州地铁客流量持续下降的低谷,此后客流量均有所回升,北京从单日200余万人次达到400万人次以上,广州从100余万回升至目前的400万以上。
上海和深圳的地铁客流正在谷底,但显示出了触底反弹趋势。12月12日至25日的两周,上海和深圳整体上均处于下滑状态,上海从900多万人次跌到不足200万人次,深圳则从600万人次跌到不足200万人次。不过本周一二,上海和深圳地铁客流均结束下滑,出现增长态势。
北京:从80万到400万截至2021年10月底,北京轨道交通路网在当年的日均客运量为778万人次。以此为参照,北京的地铁交通网络在近一个月里,经历了低谷之后,目前恢复了五成左右。
从单日数据看,12月5日(周一)、12月11日(周日)、12月26日(周一)是北京地铁客流量的几个重要时间点。经历了增长、减少、再增长的过程。
12月5日,北京地铁单日客流量达229.71万人次,是本月首次突破200万人次。当天,北京市宣布自12月5日首班车起,公交、地铁运营企业在核验健康信息时,不得拒绝无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乘客乘车。
12月的第一个完整周,12月5日(周一)至12月11日(周日),北京地铁的日均客流在工作日保持在200万人次以上,周六日有所下降。其中,12月11日,北京地铁单日客流量为80.84万人次,是12月至今的最低谷。作为对比,同样是周日,半个月后的12月25日的客流量达到了185.22万人次。
▲ 数据来源:北京地铁 制图:郭宇
12月12日至18日,北京地铁客流量开始下降,也是12月来客流量最少的一周,工作日均在200万人次以下,周六日在100万人次以下。
这期间,北京市发热门诊单日接诊人数达到高峰。据北京卫健委消息,12月15日,北京市发热门诊接诊发热患者7.3万人次。12月21日,单日数据下降为6.5万人次,虽仍在高位,但总体趋于缓和。
12月19日至今,客流量持续恢复,工作日客流量从日均200万人次以上达到日均400万人次以上。周六日客流量也恢复到百万人次以上。目前,12月27日(周二)是12月至今客流量的最高点,达461.79万人次。
在客流量逐渐上升的同时,北京地铁也在逐渐增加运力。如20日提高5、6号线运力;21日增加1号线八通线、亦庄线运力,并根据早高峰实时客流量在8、9、10、13号线等线路加开临客44列;22日起,缩小8、9、10、15号线以及房山线、昌平线列车运行间隔,并在13号线等线路加开临客。
上海:从超千万降至100余万在上海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地铁贡献了约七成的客运量。上海市交通委主任于福林在今年9月公开表示,2021年,上海市轨道交通占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比重从2013年的47%提高到2021年的70%。目前,上海轨道交通日客运量已经突破千万人次。“2019年3月8日这一天,达到单日最高客流纪录1329万乘次。”于福林说。
但根据上海地铁的数据,12月以来,日均客流量已经从千万人次下滑到最少只有180万人次。
12月5日(周一)至11日(周日),是上海在12月以来日均客流量最高的一周,工作日客流量基本在1000万人次上下。周六日出行人数减半,分别为569.6万人次和514.7万人次。
▲ 数据来源:上海地铁 制图:郭宇
此后两周,上海地铁日均客流持续下降。12月12日至18日,从900万人次下降到600万人次,过一个周末后继续从400万人次下降到一百余万人次。
和北京类似,上海自12月5日首班车起,开始放松对核酸的要求。即乘坐上海轨道交通,取消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正常,随申码绿码,扫描场所码即可进站(11号线昆山站仍需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12月13日起,上海地铁已经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12月14日起,上海已经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结合客流量看,刚过去的周六日或为上海几年来最冷清的圣诞节。12月24日(周六)和12月25日(周日)的日均客流量为 180.0万人次和175.7万人次,仅为高峰时的十分之一左右。
“本来打算平安夜和圣诞节出玩的,但因为自己当时感染了新冠没办法出门,就叫了个外卖蛋糕,也算是有点仪式感吧。”家住上海浦东新区的许女士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称。而另一位选择出门的程女士也感受到了圣诞节的平淡,“核酸转阴之后的第一次出门就是圣诞节,去了淮海路转了一圈真的很冷清,虽然圣诞树和门店都亮着,但街上没什么人。”
目前,上海地铁客流量仍在低位,但较此前已经出现上涨趋势。12月26日(周一)和27日(周二)日均客流量分别为342.7万人次、362.9万人次。日均客流开始正向增长。
广州:从100万回升至400万广州地铁发布的《202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1年,广州地铁日均客流量为776.45万人次,地铁客运量占城市公共交通的比例为60.78%。
结合12月至今的广州地铁数据来看,目前的单日客流量最高时也不过是12月9日的541.3万人次。
▲ 数据来源:广州地铁 制图:郭宇
12月1日(周四)是广州地铁客流量在12月的第一个高峰。此前的11月28日至30日,坐地铁的人虽然逐渐增长,但均在200万以下,分别为168.3万人次、186.1万人次、198.4万人次。12月1日当天,客流量达429.3万人次。再往前的11月27日(周日)客流为至少十年来最低值,跌破100万人次,达66.3万人次。
从11月30日的不到200万人次,到12月1日的突破400万人次,这样的变化发生在前后两天,和防疫政策的变化保持同步。
11月30日午间,广州11个区相继发布通告称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解除了临时管控区,调整了部分高风险地区。当天傍晚,广州地铁官方微博相继发出两条通知,恢复部分车站运营:即时起,七号线西延段陈村北、陈村、锦龙、南涌、美的等佛山域内车站恢复正常运营服务;即时起,广州市内因疫情防控停止运营的地铁站和海珠有轨电车逐步恢复正常运营服务。
12月5日(周一)至11日(周日)是12月的第一个完整周,广州地铁客流量较为稳定,5天的工作日保持在500万人次上下。12月12日(周一)至18日(周日),客流量开始持续下降,工作日期间,从12月12日的490.2万人次下降到16日的287.6万人次。而当周的周六日客流为12月以来客流最低的周六日,其中17日(周六)为184.5万人次,18日(周日)为163.8万人次。
12月19日(周一)至今,广州地铁单日客流量正在经历从低谷逐步增长的阶段。以12月19日和26日的两个周一为例,19日为 276.4万人次,12月26日已经提升至425.9万人次,增长了约150%。
广州市卫健委副主任张屹在12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当时一周全市发热门诊接诊量在高位徘徊,日接诊量约5万人。
不过,在客流量恢复的同时,地铁班次间隔时长暂未提升。
“我的目标就是坐地铁不迟到,结果最近的地铁耽误了我的目标。”在广州市珠江新城上班的刘先生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最近明显觉得地铁5号线的车次少了很多,间隔时间拉长了,“整个站台上都是人,我提前出门还是会迟到,昨天上班还被扣了20元。”
在广州地铁的官方微博评论区,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发现了许多网友都在反映自己乘坐的地铁线路班次减少,间隔变长问题。
深圳:从500万跌破200万深圳地铁发布的《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所辖14条地铁线路日均客流量545.25万人次,占深圳总体公共交通客运量的55.17%。
按照日均545.25万人次的标准,12月的深圳地铁客流量基本只有上半个月达标,下半个月最低跌破200万人次。
▲ 数据来源:深圳地铁 制图:郭宇
12月9日(周五)是12月深圳地铁客流最高的一天,达651.85万人次。较前一日增加了近50万人次。12月8日起,乘客搭乘深圳地铁不再查验健康码。
12月12日至25日的两周,深圳地铁经历了持续下跌,从最高时六百余万跌到一百余万。比如12月12日周一的人次为602万,12月19 周一则跌到了 398.73万;12月18日周日为 247.18万人次,12月25日周日为168.53万人次。
不过在刚过去的两天,人数已经出现回升。12月26(周一) 为284.08万人次,12月27日(周二)为307.64万人次。
人数回升后,等地铁却变成了难事。
“现在的地铁太难等了,已经提前出门了,结果地铁比我早开走,下一班直接等了7分钟,已经拿不准该什么时候去上班了,每天都在迟到。”28日晚,正在深圳地铁5号线下水径站等车的黄女士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吐槽道。
实际上,深圳地铁在21日以来,已两次发消息延长班次间隔。
12月21日,深圳地铁发布消息称,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地铁公司面临人员紧张等问题,12月22日起,深圳地铁将根据客流和人员情况,对行车组织进行临时调整,部分线路高峰期间行车间隔将会增加,部分车站将减少客服人员配置。12月25日,深圳地铁再度发消息称,根据人员配置信息,自12月26日起,深圳地铁网(不含4号线)早晚高峰行车间隔调整为6-8分钟,非高峰期行车间隔调整为10-12分钟。而深圳地铁早晚高峰行车间隔通常为2至4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城市计算的是轨道交通客流量,并未单独计算地铁客流量,如北京和上海。轨道交通包含了地铁、轻轨、磁悬浮等。
但结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2021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地铁仍是轨道交通的主力,8735.6公里的运营里程中,地铁占据约87.7%。为便于说明,无论是轨道交通客流还是地铁客流,本文都统一计算为地铁客流量。
不过地铁客流量只能作为其中一项参考。以北京的情况为例,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重症率0.1%估算,北京的感染率目前还没到70%,重症高峰期还未到来,老年人的感染高峰应该在一个月内出现。“现在感染的主要是医护、快递、青壮年、打工族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