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三体
“古筝行动”揭开了最后的神秘面纱,几乎赢得了剧迷的一致叫好。剧版《三体》的豆瓣评分从开播的8.1分,到大结局后再涨至8.3分,剧集的品质可谓过硬。
不过,这部口碑出圈、讨论度不低的作品,热度上距离剧迷和原著粉的预期还是多少有些差距。即使考虑到一月多部热剧“神仙打架”,《三体》也应该更有“排面”。
(资料图)
一方面,《三体》原著小说的影响力无需多言,其改编作品的传播度、关注级别可以说是大众级的。
另一方面,剧版的口碑绝对不差,从开播时“抠书”级改编获得的认可,到大结局时一片称赞与第二季催更,核心剧迷的声量也不小。按照近两年市场上口碑与热度成正相关的常态,声量至少应该不止于此。
问题,出在哪了?
剧版《三体》超出预期,IP本身呢?相比于《三体2:黑暗丛林》和《三体3:死神永生》,《三体:地球往事》的改编难度要低一些,毕竟没有后两部动辄穿越几十、几百甚至几亿年,能让概念设计直接崩溃的高难度,从视觉化角度可控性要强得多。
但即使如此,主创团队们面对的问题和压力依然不少。
比如三体人是什么样子的?整部小说是没有过具体描述的,只知道他们交流时会把信息直接呈现在头顶(所以无法欺骗);又比如影视作品里目前只有《星际穿越》呈现过五维空间,谁也没想过十一维展开到底怎么呈现,但维度呈现恰恰是改编三体绕不过去的坎。
此外,一些或许不存在概念设计难度的点,也因为原著奇瑰的想象力和书迷极高的期待,存在很高的视觉化难度。比如三体游戏,比如红岸基地的巨大天线,又比如呈现三体人的脱水、钟摆、三千万人形成的二进制“计算机”,当然还有在纸面上都能让人惊叹的“古筝行动”。
而剧版《三体》让书迷非常满意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这些需要花费心力和极高成本呈现出来的重点场景,最终的效果都很好甚至让人惊艳。按照导演杨磊采访中所说,本来为后期剪辑预留的三个月时间,最终只剪出了第一集,最终后期阶段整整用了两年时间。
被评价很高的另一点是选角,张鲁一、于和伟、陈瑾、王子文、林永健这些演员对这部剧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也恰恰是因为角色对了,如叶文洁的角色转变、常伟思和汪淼关于“偶然”的对话、史强作为普通人在面对灾难时“虫子”的力量,才会让人信服。
但也需要正视,此前对于“三体”IP改编的质疑,在这次也有所体现。
比如大量存在的科学背景和术语,可能造成的理解难度。这些基本设定类的内容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非书迷观众的观剧障碍。
又比如人物,刘慈欣是出了名的刻画人物薄弱,甚至相比大史和后面的罗辑,第一部的主角汪淼根本就是个贡献纳米技术的剧情“工具人”。小说可以靠宏大奇绝的故事来弥补,但剧中显然行不通,毕竟长视频的一个关键就是人物魅力,否则没有观众的代入空间。
应该看到,剧版《三体》已经在努力克服这些问题。
比如为汪淼增加了更多内心戏,去女儿学校上物理课的桥段更被称为是“最佳原创剧情”;概念解读的工作,由大史从观众视角接受概念的转化解读,比如“宇宙向你眨巴眼”,又或者以沙瑞山等的简单解释,重点强调“奇迹”本身的不可能。
在平台侧,腾讯视频同期开了《解读三体》的文化节目,邀请专业人士解读其中的概念,这也会在深度剧迷圈层内,进一步解决IP本身自带的一些问题。
一群对IP有热爱、专业度也足够的影视人,拿出了一部可谓惊艳的改编作品,这是《三体》的幸运,也是原著粉和剧粉的幸运。但IP本身给路人观众带来的观看门槛,还是给最后的数据表现带来了影响,而这种影响该如何评估?
“三体”IP,不能只算经济账杨磊此前对媒体的采访中,讲了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一个是接受邀请后,犹豫不决的杨磊想和合伙人陆贝珂商量,结果后者喊着答复他:“你快接啊!你人生中可以不接任何项目,但就是《三体》不行。如果这辈子能和《三体》有一次重合,简直就是最美妙的事情!”
另一个是筹备阶段,主创们准备去全国各大物理研究所“上课”,一开始因为保密没说是什么项目而纷纷遭拒,结果杨磊决定“解密”,进而敲开了所有研究所的大门。
这是“三体”IP价值的体现,从科研人员,到影视从业者再到诸多读者,对“三体”的情绪都堪称“狂热”。
IP改编的难度,也恰恰是因为这种“狂热”。这是夹杂着来源于这部雨果奖作品的民族自豪感、作品本身极富想象力的宏大叙事和此前多年开发迟迟无果之后,累积下来的一种极其复杂的期待情绪。
在《三体》动画版折戟沉沙之后,已经有声音质疑:是否真的存在让市场满意的“三体”IP改编?
剧版证明了“是有的”,但这种证明有代价。主要问题也是所有影视改编必然面对的,就是在影视观众和书迷之间做选择。
一方面,从《三体》原著内容来看,制作一部完全大众娱乐化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三体”的影响力是超出其读者基本盘的,甚至改编本身获得的审视是全民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剧版的受众辐射范围,但也让改编在原创尺度上的压力更大。
更重要的是,如果说剧版《三体》已经尽最大可能吸引了广义上的原著粉,那么是否意味着,“三体”IP基本盘对影视化内容的加持,也就仅限于此?
要解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在内容之外,看到“三体”的更多价值。
如果要算经济账,那么《三体》似乎不算是好生意。如前文提到的,仅第一部的后期阶段就耗时两年,整个制作周期长达四年,这对于一般剧集是不可想象的,而且特效的数量、设计难度以及现实取景量都堪称庞大。
如果进一步开发后面两部,那么宇宙场景之浩繁、科技想象之绚烂、时间线跨越多个世纪甚至一千多万年后的“黑域纪元”,不但是对主创们脑洞的考验,也会是对制作费用的巨大挑战。
《三体》动画版中的“水滴”
但一方面,一部质量足够出色的《三体》作品,其价值也不能从播出期来看,IP本身的长期价值,包括规划中多品类内容交互式的IP价值提升,会让相关开发内容成为毫无疑问的良性资产。从这一点上说,《三体》剧集的开发绝对应该是内容优先的。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开发《三体》的政策利好。近年来对于国产科幻影视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将科幻产业发展扶持列入国家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也让相关作品的价值被进一步正视。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表现良好,导演郭帆还得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
科幻正在成为承载中国未来想象,彰显国家发展成果,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故事载体。而在这个层面上,《三体》作为一部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其改编的价值也远不止经济收益。
“三体”IP与三体宇宙寻求“破壁”就在2月7日,《三体》内容开发及商业衍生的独家版权方,三体宇宙(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生重大股权变更,已成立新公司成都司元企业管理公司计划收购三体宇宙股权,预计持股比例将达到70%。
据了解,在成都司元对三体宇宙的收购完成后,三体宇宙股东中将不再有游族关联公司。
根据公开信息,此次收购“目标是吸引更多优质投资人共建三体IP”。作为“三体”IP的版权持方,剧版《三体》的开发成功显然对三体宇宙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或许也因此由后林奇时代的游族判断为从“三体”中抽身的一个好时机。
从此次交易中可以得知,根据公开资料截至2022年,三体IP含消费和体验的商业运营项目市场价值累计20亿。
这个数字应该包含近期多个影视项目的授权费用,包括公司已开发推出《三体》广播剧和有声小说、动画《我的三体》等,以及腾讯视频的剧版、B站的动画版,此外还包括田晓鹏导演的真人版电影,和Netflix版剧集。
至于周边和衍生品方面,三体宇宙的合作方是近期因为《流浪地球2》火了一把的赛凡科幻空间,但在没有影视加持的情况下,“三体”产品销量一般,单价较高的单品大多售出数量在两位数,淘宝旗舰店销量破千的两款产品是39元的书签和28元的胸针。
对于“三体”IP的价值估量,更多的是在于影视化多元内容开发之后,进一步提升IP价值,再依托影视受众的庞大基数变现。
而从目前的内容开发进度看,剧版《三体》仍然是这个过程中最可指望的作品。难点就在于,相比第一部,后面两部该如何进行真人、场景的呈现,太空狙击、水滴、星舰地球、二向箔等等到底要付出多少时间和经济成本,难度和机遇都摆在主创面前。
至少,依然还有一批忠心耿耿的剧迷在等待着《三体2》,希望剧版《三体》,不是一种“偶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