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太美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美科技”)更新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科创板IPO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10000万股。
(相关资料图)
APP注意到,太美科技刚完成了10.7亿元的融资,现在却又要问市场“要“20亿元,其中7亿元去买楼。经营方面,太美科技的业绩不太美,净利润持续为负数,近三年半累亏了12.5亿元,投资眼光也较差。
累计亏损12.5亿太美科技是一家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生命科学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和服务覆盖临床研究、药物警戒、医药市场营销等环节。
2018年-2020年和2021年1-6月(下称“报告期”),太美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997.43万元、18737.76万元、30295.23万元、18820.05万元,净利润分别为-18313.43万元、-38880.01万元、-52438.24万元、-15840.52万元。虽然太美科技的营收在持续增长,但其净利润却始终为负数,且越亏越多,近三年半合计亏损了12.5亿元。
导致太美科技如此亏损的主要因素是因为期间费用过高。报告期内,太美科技的期间费用分别为18515.47万元、48469.39万元、62845.78万元、26823.29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308.72%、258.67%、207.44%、142.53%。
在太美科技的期间费用中存在大量的股份支付,其金额分别为7673.6万元、28113.08万元、32111.07万元、6077.77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27.95%、150.03%、105.99%、32.29%。这也意味着,2018年至2020年,公司给予员工的股权激励费用比员工给公司带来的收入还高,可谓是“中国好企业”。
APP注意到,其实上述太美科技的业绩表现其实仅仅是个缩影。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太美科技的未分配利润为-4.64亿元,换言之,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近8年的时间不仅没有在经营上赚到钱,反而还亏损了4.64亿元。
除此之外,太美科技经营的现金流也“一塌糊涂”。报告期内,太美科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081.34万元、-12597.33万元、-10155.71万元、-11665.04万元,公司从未在经营上赚到现金,反而合计流出了4亿元现金。
估值存疑业绩亏损,经营现金流也不行,但是却能给员工如此多的股权激励,这或许是因为太美科技在资本市场融到了资金。
据悉,2018年4月,南京凯泰、五源晨熹、杭州勇健、杭州仰健、苏州赛富、成都软银、常春藤以143.97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对太美科技进行了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估值达到了16亿元。
2019年7月至11月,老虎基金、五源晨熹、常春藤、 宁波软银等13位投资者以38.46美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对太美科技进行了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估值达到了37.91亿元。短短1年多的时间,太美科技的估值暴增近22亿元。
这还未完,2020年4月,林芝腾讯、苏州湃益以304.82元/注册资本的价格对太美科技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的估值为44.01亿元。同年9月,凯风太美、五源晨熹、宁波软银、常春藤等16名机构投资者对太美科技进行了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估值达到了80.7亿元。也就是说,短短5个月的时间内,太美科技的估值暴增近36.7亿元。那么,为何太美科技能值如此多的钱?
APP注意到,太美科技的估值主要是采取PS倍数(市销率估值法)计算。其中2019年7月至11月的PS倍数为60.51,2020年4月的PS倍数为70.24,2020年9月的PS倍数为41.71。这就不禁令人怀疑,为何太美科技上述3次的PS倍数差距如此之大?特别是2020年9月和2020年4月的PS倍数,短短5个月的时间,从70.24暴减到41.71。
更加令人不可思议,太美科技的同行业可比公司为Veeva、医渡科技、医脉通,其PS倍数的具体情况如下:
那么,太美科技的PS倍数到底是否合理?
7亿买楼2021年12月太美科技提交的IPO申报稿被上交所受理,欲募集20亿元,而2020年9月凯风太美、五源晨熹、宁波软银、常春藤等16名机构投资者合计向太美科技增资了10.7亿元。也就是说,刚从市场上融到10.7亿元却突然又“要”20亿元。
那么,太美科技如此着急“要钱”的目的是什么?
上述20亿元太美科技主要分别用于临床研究智能化协作平台升级项目、临床研究企业端系统研发升级项目、独立影像评估系统研发升级项目、药物警戒系统研发升级项目。
咋一看,几乎全都是对公司发展有利的项目,但是上述项目中有一个项目却值得令人商榷,它就是临床研究智能化协作平台升级项目。
据悉,临床研究智能化协作平台升级项目需要13.14亿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65.7%,其中7.04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办公用房投入,该项目主要将通过公开市场价格购买不超过 26000 平方米的办公楼。简单来说,太美科技要用35%的募集资金去买楼。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6月末,太美科技的流动资产分别为3.46亿元、7.62亿元、17.51亿元、16.99亿元,分别占当期资产总额的98.55%、79.4%、91.18%、90.42%;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31亿元、5.12亿元、14.78亿元、12.89亿元,分别占当期流动资产总额的37.75%、67.16%、84.39%、75.85%。
那么,作为一家以轻资产运营的公司,且公司目前账面上有近13亿的货币资金,为何还要向市场募集如此的钱去买楼?
对此,监管层要求太美科技结合公司现有员工人数、现有租赁房产面积、未来拟扩增员工人数等情况分析购买不超过 26,000 平方米的办公楼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是否变相投入房地产领域。
投资眼光极差除了上述情况之外,APP还注意到,太美科技的“眼光”较差。2019年,太美科技先后分别收购软素科技(后更名为太美星环)和诺铭科技100%的股权。
先看太美星环。2019年,太美科技先通过合计以18610.22万元的价格收购太美星环100%的股权。值得一提的是,太美星环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因此可以观察到更多的财务数据,具体如下:
可见,太美星环的业绩并不亮眼,特别是其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始终是净流出,同时,太美科技收购太美星环期间(2018年末、2019年末),太美星环的净资产分别为488.08万元、1779.85万元。另外,截至2022年6月末,太美星环的净资产为-3046.8万元,已处于资不抵债。这就不禁令人怀疑,太美星环到底怎么了?当初的18610.22万元是怎么评估?
再看诺铭科技。2019年11月,太美科技以2300万元的价格收入诺铭科技100%的股权。
有意思的是,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诺铭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101.25万元、-227.92万元,净资产分别为-77.87万元、-305.8万元,如此的业绩表现也值2300万元。有关上述问题, APP 发函至公司,但截至截稿,没有收到公司的回复。(本文首发于 APP,作者|邓皓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