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酒店怎么这么贵了?
近日,“一线城市亚朵全季如家排队涨价”冲上微博热搜,评论区里挤满了打工人对今年开年“报复性出差”的吐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春以来,商旅出差的复苏,叠加旅游出行的热潮,推高了酒店的需求。携程数据显示,2月商旅酒店同比增长130%,其中国内增长125%,国际增长近10倍。
但酒店数量受疫情影响,不增反减,供需不对称之下,酒店价格水涨船高。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数据,中国酒店数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为34.4万家,2021年减少三成,为25.2万家。大量酒店在疫情期间成为隔离酒店,要恢复正常营业,还需人员和设施的不小调整。
本轮涨价的多是一线城市的经济型酒店,价格动辄一晚500元朝上,超过了部分公司的报销上限。商务人士Victor上周到上海出差,他对出行一客苦笑道:“这回估计是要超标了,希望回去后财务能‘放我一马’。”
房费涨了,但报销额度没变2023年的春天,随着疫情对出行的限制大大减少,国内大大小小的企业彷佛都解开了出差的封印。“办公室里拢共仨人,周一组会时老板一拍板派出去俩。”Victor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说道。
临行前打开某酒店订房app,输入出差时间,再选取“上海市黄浦区”作为目的地,眼前一众500+元的价格晃得Victor睁不开眼。
“我赶紧划出页面,确定一下自己选的是不是快捷酒店。”刷新后再次进入,遗憾的是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全季”“如家”“汉庭”已经不是他三年前认识的样子。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出行一客日致电上海部分快捷酒店咨询价格。“欢迎致电XX酒店,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服务的吗?”前台的问候语一如既往,但价格已然不是过去的样子——标间最低600元,单间则是400元往上。
一位前台提醒道:“现在预订大床房的价格是611元,房间随时可能订完,而且明天价格会(向上)浮动。”而在2022年12月,该酒店同样房型的价格在300元左右。
出行一客发现,相较于线上预定,向酒店前台直接订房的价格甚至更高,普遍溢价10%-20%。
三四月本是公商务旺季,加之恰逢疫情防控优化后的第一个春天,旅客们的出游意愿并未随春节假期的结束而消退。在商务出行和春季出游这双重需求的叠加下,一二线城市的住宿酒店行业近期迎来大量订单。
锦江酒店(中国区)经营数据显示,2023年2月北京、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商旅预订量环比提升近60%,整体出租率也已超出2019年同期11%。成都、武汉、南京等省会城市也成为近期炙手可热的差旅目的地,商旅预订量环比增长近40%。
“春节假期之后,国内的团队业务预订量也明显增长起来,大部分分布于上海、武汉和海南等地。万豪国际集团在国内重点商旅目的地,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商旅业务预订间夜表现出良好的态势。”万豪国际集团大中华区销售及市场营销副总裁吴子㭎表示。
酒店房费上涨了,大多数企业的住宿报销标准又没变,这给不少出差人士带来了报销难题。
“房费变了报销又没变。老实说我们400元一晚的额度不算低,以前去二三线城市甚至住过星级酒店,但这回估计是要超标了,”Victor对出行一客苦笑道,“希望回去后财务能‘放我一马’。”
客房数量明显减少,供需失衡
一面是需求在短期内的报复性增长,一面是供给在过往三年间的持续下滑。一增一减之间,酒店价格明显上升。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统计数据,中国酒店数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为34.4万家。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下降为25.2万家,较2018年减少26.7%。
酒店数量的下降,意味着客房数量的大幅缩减。2021年中国酒店客房总数为1347万间,较峰值2019年时减少了415万间,同比下降23.6%。
过去三年,大量酒店主动或被动地加入隔离酒店的行列。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酒店集团及品牌发展报告》指出,根据对上市公司年报、大型集团内部资料和绿云平台等三个数据来源的调查和推断,2021年全国约有5%的酒店被征用为隔离酒店,客房总数约为70万间。
疫情期间,不少隔离酒店的内部装修受到损毁,修整后才能开业;由于商业营业中断多时,员工状态和经营策略也需要大幅调整,才能恢复到过往。
在遭受新冠疫情冲击前,中国国内游达到60亿人次,出境游也达到1.55亿人次,旅行支出总计约1万亿美元。
根据雅高集团、携程集团和麦肯锡联合发布的《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过去10年间,中国旅游业的总收入保持每年两位数增长。中国游客的国内游支出和出境游人数都位居全球首位。2019年,旅游业为中国贡献了4.56%的GDP(国内生产总值)。
出行的增加和客房的减少一道,造成了今年春天住宿酒店行业供需结构的失衡,这种失衡率先在一线城市的快捷酒店中点燃了价格的火星。
北京景里酒店集团首席收益官张琬竺认为,疫情三年压抑了很多的需求,短期来看,差旅市场会有小幅涨价,市场恢复到2019年基本没有太大难度。
按时间来看,集中在周一到周五或商务出行需求爆发时;按地点来看,主要是商旅城市的经济型、中端酒店。
在近期的涨价潮中,并非所有酒店都能享受到“报复式出游”的红利。张琬竺表示,核心商圈周边的酒店,如果没有需求外溢,价格可能往下调整。
有业内人士认为,酒店房价的上涨趋势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继续向二三线城市以及星级酒店蔓延,并且在五一假期前后达到峰值。
“从长期来看,市场还是会归于理性,因为酒店涨价主要看供给和需求是否匹配。后续随着酒店市场的复苏,其他产业或投资就会进入到酒店行业,可能又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张琬竺表示。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服务有所“缩水”由于报销额度有限,Victor“择优”选择了一家500元一晚的某知名连锁快捷酒店的大床房。
“房间名副其实,真就只塞得下一张大床。”Victor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抱怨道。按照第三方平台的描述,房间面积仅为12平方米,且由于预定时间较晚,该房间位于靠近公路一侧的低楼层,夜间颇有噪音。
房间面积的逼仄和价格的上涨,似乎没能换来更完整的服务。次日一早Victor发现,自己订的房间并不包含早餐。退房时询问前台,他只得到了一句“为降本增效,本酒店房间均不含早”的回答。
这意味着,他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寻找一家早餐店,且规模较小的店铺可能不提供发票,这为不少商旅人士带来了报销上的困扰。
除了早餐,不少住客也发现,酒店已经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洗漱包,而是需要旅客索取后才提供;毛巾和床上用品不再是一日一换,而是一客一换,或者应需更换。
需要指出的是,这不仅是酒店降本增效的考虑,更是减少垃圾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为酒店住宿业一向是重要的碳排放来源,在旅行各环节中碳排放数量排名第一。
《探寻中国环保旅行之道》报告显示,旅行者往往会比在家时使用更多的一次性用品,并丢弃吃剩的食物。据统计,中国国内游游客每年产生1200万至1400万吨固体废弃物。2019年,国内游游客用水量达到70亿至80亿立方米,足够装满600万个奥运标准游泳池。
以常规出差的3天酒店住宿为例,酒店早餐剩饭、梳子等一次性用品,占固体废弃物大头;淋浴、泡澡、客房清洁和洗涤服务,要用去相当于400个成年人一天的饮水量。
对于酒店来说,只需对旅行中的日常活动稍作调整,便可带来碳排放方面的显著改善。但如何平衡旅客体验和节能减排,尤其是在当前价格上升的大背景下,酒店还有更多精细化运营的工作可做。
无论是短期内供需结构的失衡,还是长远来看环保旅行理念的推广,最触动消费者神经的还是价格的变动。“不管是什么原因,但愿下次出差时,酒店房费的发票价格不会再上涨。”Victor对出行一客说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