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郭德纲有个相声讲跨界营销,说自己有个朋友,以前卖糖的,后来改卖胰岛素。于谦锐评:“这点儿钱不够这孙子赚得了。”不过若放在流量内容创作领域,这倒不算跨界营销,顶多叫选题对冲。
(资料图片)
相比前几年公众号10w+文章流行的“制造焦虑”,什么中产家庭如履薄冰啦,小镇做题家卷生卷死啦,海淀妈妈疯狂鸡娃啦。最近火到连官媒都下场谈论的“孔乙己文学”,显然揭示了全新的流量密码——比赛卖惨,自怜自伤。
何为“孔乙己文学”?大学生找工作常面临胖子过冬的尴尬:胖子穿得少,别人说胖子果然不怕冷。胖子穿得多,人家说胖子还怕冷啊!大学生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去拧螺丝,同事笑你大学白读了。大学生选择不脱,就有人调侃怎么一点面子都丢不下呀。一时间人人都是孔乙己,那件无形的衣服仿佛每个人都穿过。
不管是因为媒介的变化、受众的变化,还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或看客们的审美疲劳,制造焦虑那套已经不太行得通了。毕竟如今人人都知道“反内卷”,激进点的还要选择“摆烂”。
那什么管事呢?不如卖惨,越高空坠落、匪夷所思、惨绝人寰越好。这既让观者可以暗自欣慰原来大家都这样、我还不是最惨的;也能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自怜自伤一番后,心理负担似乎减轻不少。
一百个励志视频可能治愈不到一个人,但一个丧气十足的视频,却可以引发成千上万人点赞。丧气之风在自强化里自证成,仿佛世界真就如此糟糕。好好谈恋爱男女互相尊重的博主无人问津,而一旦像“黑马情侣”那样搞点性别话题,播放量不要太香;认真求职胜不骄败不馁的人也没流量,非要加工一下奇葩经历最好搞成《故事会》,再配上“孔乙己长衫”的话题,这就抓住了流量密码。
可短视频里人均一件孔乙己长衫,现实里还不是勤勤恳恳打卡上班。造成这种割裂的现象,究竟是大家在现实里不愿表达一上网就多愁伤感,还是给年轻人加苦情戏已经是一桩好生意?
春招奇遇,真真假假不要在商场关门的时候说爱我,也不要在春招结束了才找工作。每一年的春招,应届生都会感慨“最难就业季”,好像不这么说,自己这届就差人一等了。打开短视频,一桩桩一件件的《春招奇遇》堪比赵丽蓉老师的春晚经典《打工奇遇》。
前两天,硬糖君在短视频刷到“闪送员陈师傅”。他说自己是985研究生,前《南方周末》资深记者,失业半年多还没找到工作。为了向下兼容,他甚至考虑过去青城山应聘道士,结果人家也不要35岁以上的。就算是2000块一个月的新媒体实习岗,简历也石沉大海。
本来还有点为同行心有戚戚,想着今天中午的外卖不会是哪位同行送来的吧?结果第二天就在媒体群里看到“打假”:陈师傅虽在《南方周末》待过5个月,但没有过试用期。共情的泪水还没流出眼眶,又被硬糖君给憋回去了——在真真假假的流量洪流里,我们会不会被带跑偏?
比如陈师傅,他的就业经历就不全是实话(当然,适当的美化可以理解),那么他讲述的求职经历完全可信吗?事实上,与其说陈师傅是闪送员,不如理解为短视频创作者更妥当吧。
在孔乙己长衫话题火爆后,短视频出现了一堆博主声称自己脱下了长衫、尝试了轻体力劳动。博主“丁小鹿”发视频说自己搞了个保洁兼职,维护直播现场秩序打扫卫生,十多个小时挣了小1000块钱。
刚开始大家还在下面鼓励,但很快就有人质疑:“文案都一样,她是洗车,你是保洁,一个450,一个1000”“要不是我干过洗车就信了”“流量密码,一天刷八百个”。
还有“财经杂志”报道的95后211毕业生黄女士,靠着在郑州“收破烂”的工作月入过万。视频中的她衣着光鲜,搬运大体积破烂额头也并无汗珠,一副得心应手的样子。采访的结尾还不忘教育观众:“不应该让学历成为下不来的高台。”
请问这位女士小时候攒过矿泉水瓶和纸箱吗?硬糖君反正觉得一眼假。群众也目光灼灼:“没见过收破烂穿这么干净利落”“最近不断推类似的视频给刚毕业的大学生”“这种引导视频是不是走偏了”。
“严肃的虾米”发了一个招聘会的视频,经其他账号转发上了热搜。其中金句传播很广:“堂堂星巴克中杯拿铁就要个三四十,开工资月薪2500,电话接线员月薪5500。”
事后他对细节做了澄清:均薪5000是招聘会的平均值,并非他一个上海211文学硕士去应聘,人家只给开5000。视频一方面是记录见闻,另一方面是潜意识里希望通过戏谑吐槽的形式,引起社会各界对年轻一代求职者的关注。
博主诚恳的态度,硬糖君还是欣赏的。试问又有几个人能抑制住对流量的冲动、丝毫不去添油加醋呢?但流量的逻辑就要求观者必须保持审慎。港真,如果真是自己找工作受挫,这类内容尚具备一些安慰效应。但如果还没进入职场的年轻人听到这些,会不会吓得不敢找了?而现实也果真如此,大家一股脑去考研考公了。
自怜自伤,谁在配合演出?小时候看央视求职节目《绝对挑战》,硬糖君的心灵就受到了深深冲击。他这么优秀,得吃了多少苦啊?我要是不努力,会不会找不到工作?震撼程度,绝对不亚于《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溜出门看到台上的角儿光芒万丈。
博主“DaBen的日记”陪兄弟参加了一场南宁市的春招,意外发现某奶茶企业要求大专以上。随着兄弟暂时折戟,还在读书的他也感到就业形式不容乐观。越是这种身边的例子越容易传递那种紧张,更不用说极具感染力的“孔乙己文学”了。
“要是我没上过大学就好了,如果没上过,我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去当服务员。可是我上了大学,拉不下脸”“学历让我走出了浪浪山,却成为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我也想脱下长衫,但这身长衫是爸爸妈妈辛苦十几年换来的”……
孔乙己文学的内核,是自伤自怜,潜意识把自己摆在了受害者的位置,遣词造句则有闺怨诗的风格。相比70后激荡大时代、80后拥抱小时代,新一代年轻人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成长空间却在收窄,精气神竟似大不如前。
这种纠结拧巴的精神内耗,中岛敦总结得最为精妙:“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而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持续性混吃等死,间歇性踌躇满志。孔乙己的滤镜非常好加,只要你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都可以往里套。硬糖君看过最离谱的故事,是一位清华本硕的博主“钠珀”。“清华硕士毕业前和刚毕业的那段时间,其实是我最自负,最孔乙己的时候。”
发现没有,就连年薪50万的他都有感到孔乙己长衫套头的时候。我们往自己身上加苦情戏,本质上与学历、境遇没有强绑定关系,只要觉得失意失落就行。大专生看到中学辍学的同学成为面试官,长衫穿上了。大学生看到前台、销售岗竞争激烈,长衫穿上了。硕士博士发现混得不如本科生,长衫穿上了。
有网友的话比较毒辣:上学吃喝玩乐,工作眼高手低,在家怨父母,出门怨社会,键盘出征,谁与争锋。古人说得比较委婉: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面对孔乙己文学,硬糖君的观点是酌情但不能过量。再强的人也有权利疲惫,偶尔给自己加苦情戏可以,但别真当古希腊的命运式悲剧了。与其沉浸在自怜的情绪里,不如点一首《爱拼才会赢》。
从“做题家”到“孔乙己”的媒介生产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具有想要清楚地评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动机,但常常缺乏客观评估的手段,于是通过与相似个体的比较来评估和定义自我。
如同“孔乙己文学”之前的“小镇做题家”,后者曾预设离开小镇能拥有美好未来,但在大城市却经历了种种打击。前者曾预设“读书就能找到好工作”,求职时却发现学历不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我们在面对潜在风险时,对未来的不安感及不确定性会使焦虑情绪不断放大,期望能寻求群体认同,来缓解失调感带来的情绪,即所谓的抱团取暖。
社交媒体所营造的网络虚拟时空,为情绪共鸣、身份认同搭建了桥梁。小镇做题家火的时候,豆瓣小组“985废物引进计划”喜迎八方来客。孔乙己文学火了,“轻体力活探索联盟”又人满为患。长衫好脱,但重体力活相当不好做。而轻体力刚好解决了脑力劳动的疲惫,又不至于对身体素质要求过高。
社会共识的变化总是迟滞于社会现实的。40年前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20年前的大学生也是一家骄傲,现在的大学生呢?只能说人们的观念没能追上大学扩招的脚步。当大学生在整个就业结构中地位改变时,读书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还受到上一代“人上人”和“分数论”的影响。
“小镇做题家”和“孔乙己们”在寻求上下流动处处碰壁,才会产生相对剥夺感,并进行苦情化的“自我铭写”。而私人情绪只要迎合了某种普遍的社会心态,经由传播渠道放大后,就会如同病毒般快速复制。
约翰·费斯克指出:“媒介话语传播的实质在于意义、快感和身份的流通。媒介中新意义不断浮现,在消解旧意义的过程中塑造自我认同。”在进行悲情展演时,大家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并创造出排他性语境。无法理解孔乙己心中悲苦的人,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敌人”。
如果受挫的做题家和孔乙己,已经是一个破碎的自我,那么流量游戏就让这个破碎的自我变得更加破碎。饮鸩止渴后,失落感并未减少多少,可能自我认知还更混沌了。说到底,人都是遇到奇葩事才去网上吐槽,那不是生活的常态。而如果不是为了流量,谁又有闲心天天生产内容?
当人们感慨“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没有过好这一生”,有没有想过,就是太执着于互联网上遍地的攻略,才忽略了内心的声音、错过了一路的风景。相比那些教你一步步构建完美人生的指南,硬糖君更喜欢那些“行差踏错也没关系”的博主。
这或许才是读书的意义,笑着把困境讲出来,拥抱内心的富有和洒脱。当流量把戏把苦情剧本扔到我们面前时,未尝不可以选择拒演。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