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京东青年城”正式启动。在与京东总部大楼隔路相望的地块上,未来将建起近4000套家电、家具齐全,可拎包入住的员工公寓,包含幼儿园、电影院、篮球馆、游泳馆、商业街等休闲、娱乐、健身配套场所共同形成了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米的建筑群。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一次性建设4000套员工公寓,总投入预计将超过60亿元,其中还专门为实习生准备了一千来套,京东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再次引来外界的侧目。
在员工住房保障方面,这远不是京东第一次斥巨资投入了。在二十年前的创业初期,京东就租下员工宿舍,后续还推出了“安居计划”等系列措施。去年还特别投入百亿元,设立了“住房保障基金”。
(资料图片)
如今,京东逐渐成长壮大,员工数量突破55万人。从北京总部,到宿迁客服中心,京东在全国仅仅员工公寓就超过2.5万套,在员工居住条件改善上累计投入了220多亿元。
对员工而言,这是在实实在在的减轻负担。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高、房租贵,居住成本高是几乎所有打拼者都面临的问题,要么得花高价买房、租房,要么得承担远距离的通勤成本。员工公寓的福利,有效改善了居住条件。
在企业的福利投入项目中,员工公寓当然不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必选项。京东本着员工关怀的初衷,持续加码住房保障,给当下企业的员工福利供应提供了一个示范,起到了提高水位的作用。
对任何一家大企业而言,当员工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用人成本、福利开销,都是企业经营管理必须考量的问题。在规模效应下,任意增加一点福利开支,都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为了保障利润,经常会看到企业压缩员工福利,把缩减员工投入“节流”的常规选项。
但这种将员工开支作为成本项,遇到经营困难就压缩福利的思维,固然可以在短期内增加利润空间,却未必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京东青年城”全景
在员工福利保障上,一直以来,京东都坚持着高标准的投入。住房保障层面的支出,成为近年来京东在员工福利的最大投入,也是近年来行业最大的员工福利投入,而这只是提高员工福利的一个缩影。
比如京东从筹建物流体系那天起,就打破行业的常规,坚持和一线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并为他们完整地缴纳五险一金;再比如,设立“员工子女救助基金”,为员工提供兜底保障,避免他们因病、因伤而一夜返贫,真正“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短期来看,如此庞大的福利支出,当然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但企业对员工的关怀,让员工能时刻感受到温暖、尊严和幸福,感受到劳动者的真正价值,能够更有凝聚力。对企业的认同感加深,会促进他们全身心投入,对用户的服务中不断突破上限,带给用户超预期的服务。
围绕员工福利的投入,于是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并形成链式反应。盈利能力的增强,让企业有更强大的底气去改善福利条件,而福利水位的持续提升,让员工更激情地投入工作,服务客户,反过来促进企业经营能力、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
对员工的关怀不设上限,也帮助企业走得更远,这背后是一条最朴素的商业逻辑:企业对员工好,员工才能用真心去服务客户,客户才能用信赖回馈企业。
对企业来说,最基础性的社会价值,不是提供了多少商品、服务,捐赠了多少善款,而是贡献了一批就业岗位,让作为劳动者的员工收获财富和尊严。员工福利保障的持续升级,让京东这样的企业,在就业蓄水池和稳定器方面,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