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环球关注:净利润超1亿元,AIGC第一股要来了?

时间:2023-06-02 19:14:01       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港交所即将迎来第一家AIGC企业。

5月30日,出门问问在港交所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中金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若上市成功,出门问问或将成为首个AIGC上市公司。


(资料图)

本次招股书中尚未披露募资额。几周前,《彭博》引述消息指出,出门问问计划IPO,拟定的募资额在2亿美元到3亿美元之间。

其实,早在2017年出门问问就计划IPO。2019年,《彭博》报道称出门问问将筹集1亿美元,拟在科创板上市,但后续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披露。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按2022年AIGC产品和服务的收入,出门问问在中国的AI公司中排名第一,也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同时还是为数不多已经实现盈利的AI公司。

据招股书披露,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排除优先股账面价值变动等干扰因素,出门问问2022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1.09亿元。

显而易见,大模型技术正在让出门问问吸引更多的关注。今年4月,出门问问发布了全新的AIGC战略,并宣布内测自研的大模型序列猴子。在《出门问问发布大模型序列猴子,李志飞打了50分?》一文中,「甲子光年」报道了公司的具体规划和一系列新品。当时创始人李志飞在现场直接给序列猴子打了50分,“如果说GPT-4是100分,我们的模型只有50分,虽然还有差距,但看到了上哈佛的希望。”

结合最新的产品动作,本文,「甲子光年」试图拆解出门问问招股说明书中的关键信息,一探这家AI公司的具体成色。

少数实现盈利的AI公司之一

盈利是出门问问财务数据中的主要亮点。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出门问问年度营收分别为2.65亿元、3.98亿元和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37.51%,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

而公司的营业利润却一直在下滑。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为5614.6万元,-2.763亿元和-6.698亿元。

但在2022年,公司的经调整净利润首次转正。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达-1.57亿元、-7343.9万元和1.089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排除了优先股账面价值变动等干扰因素,被认为更能反映企业的主营业务经营情况,也更接近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因此,出门问问确实是实现了盈利。

从现金流数据上也可以看出,公司盈利的原因之一就是主营业务的的增长。2022年,出门问问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净额首次由负转正,达7243万元。

业务增长的同时公司的估值也一直在攀升。在2019年9月的最近一轮融资中,出门问问的估值达到7.57亿美元。迄今,公司共进行了7轮投资,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SIG海纳亚洲、Google、歌尔声学、真格基金、大众汽车集团等,累计融资额超2.5亿美元。

公司也曾因获得谷歌投资被市场关注,2015年,公司获得数千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谷歌领投,当时估值达3亿美元,这也是谷歌2010年搜索引擎退出中国大陆市场后的首笔直接投资。

出门问问与谷歌的关联不只在资本层面。事实上,公司创始团队多名成员均来自谷歌。据了解,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CTO雷欣以及多位工程师均来自谷歌。李志飞曾是谷歌翻译团队的主要成员,曾开发了世界两大主流机器翻译软件之一的Joshua。

在智能硬件产品上,公司也与谷歌合作,其发布的智能手表TicWatch系列就搭载了谷歌的Wear OS平台以及Google Assistant语音助手功能。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谷歌持股13.26%,是第二大机构股东,SIG海纳亚洲持股17.03%,为第一大机构股东,其他三大机构股东分别是红杉资本、歌尔股份、真格基金,分别持股10.92%、10.03%、3.07%。公司最大股权仍在创始团队手中,创始人李志飞和联合创始人李媛媛、雷欣为一致行动人,共计持股32.74%。

数次转型,形成三大支柱业务

出门问问对自身的定位是一家以生成式AI和语音交互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公司。

这是公司在过去十年数次探索转型形成的新定位。

出门问问创立于深度学习开始成为主流的2012年,带着“探索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初衷,李志飞从Google离开回国创业。

语音交互是出门问问创立之时的第一个关键词。第一代产品是中文语音搜索服务,2013年,第一款产品语音搜索微信公众账号“出门问问”发布,之后公司开发了对应的App。发现用户留存率较低、难以变现后,出门问问走上了探索的第二站——软硬一体,把语音交互落到具体的硬件场景中。2014年,出门问问摸索智能硬件的商业化出炉并推出智能手表操作系统Ticwear。之后就是前述提到的与谷歌的合作。

此后,出门问问探索了各种语音交互+硬件的产品,比如消费级产品无线智能耳机TicPods;公司还曾参与智能音箱的“百箱大战”,发布了智能音箱产品TicKasa。公司也尝试了软硬一体的车载产品,比如智能后视镜问问魔镜Ticmirror和后装ADAS产品Ticeye等。

2018年,为了降低成本,出门问问收缩了战线,砍掉了智能音箱、AI芯片等商业化前景不明的业务。

2020年后,公司开启了商业化的第三站——AIGC,并推出了主打AI音频生产的两款产品“魔音工坊”“魔影主播”。

至此,出门问问的三大支柱性业务成型:面向个人用户的AIGC解决方案,AI企业解决方案,AIoT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2022年开始,公司的核心业务占比正在发生变化:AIoT解决方案的占比在下降,面向个人和企业的AI软件解决方案占比在上升。

2020年和2021年,来自AIoT解决方案的收入占营收的比例超80%,分别为2.20亿元、3.38亿元。但在2022年,AIoT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大幅下降,从2021年85%下降到2022年39.4%。

公司解释称,AIoT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下降主要由于新旗舰产品的推出延迟,而旧产品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阶段,新品发布后该业务的收入或将重回增长。

相较之下,公司的AI软件解决方案收入占比实现了明显的增长。其中,AIGC解决方案在2020~2022年的收入占比分别为0.2%、1.7%和8.0%;AI企业解决方案在2020年至2022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6.8%、13.3%和52.6%,均有明显提升。 

起底2022年盈利:超80%的毛利率,一家关键的大客户

AI软件解决方案是毛利率非常高的业务,随着该业务的占比提升,出门问问在过去三年整体毛利率也有了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公司的毛利率从2020的30.1%提升至2022年的67.2%。也进一步拉动了公司的盈利水平。

从具体业务的毛利率来看,此前的收入大头AIoT解决方案收入毛利率在30%左右,而2022年AI软件解决方案(to C+to B)整体的毛利率高达93%,两者相差甚远。

具体来看,AIGC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从2021年的68.8%提升到2022年的88.0%, AI企业解决方案的毛利率由2021年1的62.0%增加至2022年的94.7%。公司称,毛利率提升主要还是公司的技术研发正在带来规模经济效应,技术服务费不会随著付费用户数量增加而成比例增加,以及其中一项业务是和客户共享知识产权。

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盈利的背后,其中一家大客户带来的收入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客户。

从过往业绩来看,出门问问的客户集中度并不是很高,在2020年和2021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占收入的比例为22.4%、37.0%。最大客戶的收入占比也没有超过30%,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为8.8%、24.1%。

但在2022年,一位来自汽车行业的客户为出门问问贡献了2.13亿元的收入,在整个收入中的占比达到了42.6%。
据招股书披露,这是一家成立于2007年的汽车销售公司,主要从事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配套设备、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家用电器等业务,采购的主要是毛利率最高的AI企业解决方案及知识产权产品。

有媒体根据招股书“2017年与汽车附属公司A成立合营企业Mobvoi JV”等信息推测,该“汽车附属公司A”客户大概率是大众汽车。

2017年4月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曾参与了出门问问的1.8亿美元独家D轮融资,双方还共同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双方各持50%的股份,宣布共同研发并应用车载人工智能技术。

这也带来一重隐忧,出门问问2022年盈利的关键是高毛利的AI企业解决方案的增长,如果该大客户不能持续购买,显然会给公司后续持续盈利带来新的挑战。

AIGC变现尚未在招股书体现

毋庸置疑,大模型技术必将是未来影响出门问问业绩和业务的重头戏。但在此次披露的招股书中显示,目前大模型技术带来的AIGC解决方案流水线仍处于测试阶段,尚未产生任何收入。

业绩上,大模型技术的投入可能会进一步加大公司的研发投入,并影响公司盈利能力。招股书数据可以看出,研发支出是公司成本的最大构成,占比均在80%左右。过去三年,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超过20%,研发投入分别为9700万元、9150万元及1.2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6.7%、23.0%及23.7%。接下来,这部分的投入无疑会加大。

但李志飞正在尝试更低成本训练大模型的可能。他曾说,“让我更有成就感的是,是否能用1/10的钱,干出比别人好10倍的事情。”李志飞告诉「甲子光年」:“我希望了解未来是否存在一种可能性,我训练一个500亿参数的模型,它在某些应用场景的效果能比5000亿的模型要好很多?我觉得这种模型对商业化才是最好的。”

业务上,出门问问需要借助全新的技术进行一次全面的产品大改造,将大模型技术融入各个产品之中。

出门问问算是较早涉猎AIGC创业公司的其中一员。公司最早在大模型技术上的探索源于2020年,当时开发出通用大模型UCLAI,这是最新的大模型“序列猴子”的前身。今年4月的发布会上,基于大模型技术,公司已经把此前的AIGC产品重新进行了升级,并发布了全新的产品:AI写作平台“奇妙文”;AI绘画平台“言之画”;AI配音平台“魔音工坊”;数字人视频与直播平台“奇妙元”。

AIGC产品之外,出门问问也将大模型能力用在了其语音助手这项核心业务上,此前,出门问问发布了CoPilot-魔法小问亮相,看上去是Siri与ChatGPT的综合体,旨在成为个人智能语音助手。

招股书中,出门问问写道,我们的愿景是:让AGI触手可及,让AI CoPilot无处不在。

但这些产品究竟会给出门问问商业化带来多大程度收入还尚未可知。“危”和“机”在同时来临,接下来,出门问问需要面对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以及商业化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而随着国内百度、阿里、华为等大公司以及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入局AIGC,大模型产品正在扎堆出现,公司也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十年过去了,在新技术的破旧下,初具规模的出门问问再次踏上“立新”的新征程,对它而言,开始上市远远不是结束,更是全新的开始。

眼下,若能上市成功,出门问问无疑多了一份对抗激烈竞争的筹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