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武学胡同,位于禄米仓胡同北侧,朝内南小街东侧。因明朝此地设有武学,故而得名。清朝属镶白旗,称武学胡同,民国后沿称,至今仍叫武学胡同。“武学”是古代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古代的“黄埔军校”。
明正统六年(1441),开办京卫武学,选都督以下子弟中才器颇优、家道相称以及幼官入校学习。古代的科举考试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文学”考试,对“武学”不太了解。因为“文学”的科考没有等级限制,是贫困人家孩子可以进身仕途的阶梯。而学武是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聘请武术老师,还要学习兵法布阵等专业知识,不是一般人家能够参与的。
明朝京卫武学中的"京卫"一般指担任顺天府武学教授"京卫武学"一职的官员。在京卫武学上学的学生,最初都是从年轻军官或武将弟子中挑选,这些人在入学时即已有相当的武术功底。随着时间推移,官宦子弟对于吃苦受累的习武之事越来越不感兴趣,到学校上学的人越来越少,于是,武学停办了。到了明天顺八年(1464),给事中金绅以设武学培养将才为由,请求恢复武学。于是就把东城一所旧宅作为武学的校址(即今武学胡同16号院),令五府各卫自指挥以上应袭子弟入学。担心像先前一样经常有人旷课逃学,特规定每月朔日由总兵或是兵部尚书对学生进行考察。后来,觉得这里位置偏僻,将武学搬到了西城大兴隆寺。
现在武学胡同内已经找不到明代武学的痕迹,只有武学胡同的名字保留下来。武学胡同道路狭窄,而且曲折多弯,胡同内堆满了各种居民用品。往好听点说,是生活气息浓郁。实话实说就是杂乱无章。
在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东侧有一条府学胡同,武学与府学,一文一武。 刘大鹏\文并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