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华灿光电易主京东方,业绩或难摆脱泥淖

时间:2023-08-11 22:26:42       来源:钛媒体

华灿光电(300323.SZ)终于确定“新东家”—京东方(000725.SZ)。

8月10日晚间,华灿光电公布关于股东权益变动进展暨公司实际控制权变更的公告。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由华发科技产业集团(下称“华发科技”)变更为京东方,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北京电控”)。

不过,二级市场投资者对此貌似并不买单。公司股价当日高开低走,截至8月11日收盘,股票以6.74元报收,当日跌幅3.02%,总市值83.89亿元。APP注意到,近年来公司难逃产能过剩危机,业绩持续低迷,与此同时,其自身也存在诸多隐忧。而易主京东方之后,公司想要摆脱业绩泥淖或许也难,毕竟“新东家”自身业绩承压,还深陷周期之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难逃的产能过剩危机

公司前身为武汉华灿光电有限公司,其创立于2005年,于2012年6月1日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LED芯片、LED外延片、蓝宝石衬底及第三代半导体化合物GaN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16年,LED芯片市场需求猛涨,各大LED企业库存纷纷告急,开始选择拼命扩大产能,尽量在市场上竞争中抢占先机,这段时间整个LED行业发展速度肉眼可见。

在订单势头猛涨的情况下,公司选择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占领市场竞争的优势地位。据机构统计,2018年我国三家龙头企业占据国内市场份额超过70%,其中华灿光电单独占据24%,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在行业“井喷潮”之后便突然陷入沉寂,“产能过剩”成为绝大多数LED芯片企业的常态。对此,也引发外界对LED芯片企业的担忧,其中自然包括华灿光电。

2018年,刚步入过剩期时,公司当年业绩便开始下滑。当大家以为公司只是短期经营波动时,业绩却始终不佳。2019年—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0.48亿元和0.18亿元。

2022年公司净利润由盈转亏。而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仍然没有从业绩的泥淖中走出来。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9亿元,同比下降40.98%;归母净利润亏损1.2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12.92万元。

京东方的“野心”

2022年11月6日,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价格为5.6元,发行股份数量为3.72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0.8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其中17.5亿元将用于Micro LED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基地项目建设,3.3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上述事项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京东方,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北京电控。从募投项目来看,本次入主华灿光电或是进一步显露京东方大力发展MLED业务的“野心”。

近年来,在消费升级的持续推动下,背光、显示等应用领域逐渐从常规显示应用逐步向小尺寸的移动终端、VR/AR设备、智能手表、车用显示器以及大型电视拓展。Mini/Micro LED技术凭借高画质、广色域、定点驱动、高反应速度、绝佳稳定性等优点,逐渐成为背光、显示领域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针对Mini/Micro LED等领域的投资呈现火热状态,继2020年新增投资约430亿元及2021年新增投资750亿元之后,2022年投向该领域新增投资超过700亿元。在全产业链的共同推动下,高端LED领域的投资、需求和技术共同提升,Mini/Micro LED的投产成本有望下降,从而进一步推进其产业化应用发展,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而京东方作为中国显示面板领域的“王者”自然不会错过Mini/MicroLED市场。京东方此次入主华灿光电的关键目的就在于入主后其MLED业务将实现对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整合,进而融合自身在封装、应用领域积累的优势资源,完整打通衬底、外延、芯片、封装、应用全产业链,构建产业链全面布局和芯片核心环节重点发展双重优势。此前海信入主乾照光电,TCL与三星结盟,都是如此。

尽管Mini/Micro LED被业界看好,但不可否认的是背后也暗存风险。一位行业人士告诉APP,MicroLED目前还处于研发的阶段,相关产品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化量产。而京东方入主公司后能否打开MicroLED局面很难预料,不确定风险很大。并且Micro LED还具有巨量转移、检测、修复等技术挑战,目前还没有完全克服,要想该业务给京东方赋能仍需时日。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年报显示,京东方以LCD为营收主体的显示器件业务营收为1579.49亿元,占总营收的88.53%,而MLED收入约8.5亿元,仅占公司总营收的0.47%。不难看出,京东方想要在MLED上突破,可能任重道远。

易主成功,亦难摆脱业绩泥淖

在外界看来,京东方入主公司或许能使其摆脱业绩泥潭。毕竟,京东方是半导体显示领域龙头企业有较为雄厚的资本,而且又是华灿光电的下游企业能带来订单。不过,现实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近年来,随着兆驰、三安、乾照等厂商的产能大幅释放,LED芯片市场明显供过于求,且由于全球需求不振,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芯片厂商也都进入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22年三安光电营业收入略增而净利润下降47.83%,乾照光电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9.65%、127.57%,聚灿光电营业收入微增而净利润下滑135.81%,蔚蓝锂芯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5.92%、42.69%。从上述数据来看,公司的业绩下降情况最为严峻,其营收和净利润下降幅度均超过同行业可比公司。对此,也引发监管层问询。而公司解释,相比聚灿光电、蔚蓝锂芯等企业,其LED产品应用以背光、照明领域为主,公司LED芯片产品应用于显示领域的LED芯片产品亦占有较大的销售比例,而显示领域终端市场需求下滑导致公司收入下降幅度较大。

实际上,这一情况在2022年三季报时就已出现,公司在回复深交所审核问询函时解释,净利润降幅大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系营业收入下滑幅度相对较高,以及产能利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导致毛利率水平较低。据了解,2022年公司产能利用率为62.36%,同行业可比公司乾照光电、聚灿光电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76.62%和98.23%。

此外,京东方也曾在公告中坦言,公司近年业绩承压,且存在资产周转效率偏低、偿债压力较大等隐忧。

虽然公司还没发布2023年中报,但是从同行三安光电的半年预报来看,其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对此,三安光电表示,由于LED芯片售价下降、稼动率不足导致成本上升、存货计提跌价损失,导致亏损。由此来看,公司的中报业绩或难乐观。

另外,京东方目前业绩也在下滑。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784亿元,同比下滑19.28%,净利润75.51亿元,同比下滑71%。作为传统的LCD领域霸主,京东方业绩下滑的直接原因在于面板价格的不断暴跌,譬如大屏应用最多的液晶电视就卖出“白菜价”。此外,公司还面临下游客户厂商的大举“砍单”。2022年以来,不仅三星、LG、索尼等日韩系终端品牌商在减少今年的年度电视出货计划并逐渐减少对液晶面板的采购。

APP发现,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京东方亏损的年份多于盈利的年份,尤其2016年之前,绝大多数年份都是亏损的,这或许说明京东方尚未建立超液晶周期能力,即当产品被市场接受后,一时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从而吸引新投资、新玩家进入;产能过大又导致生产过剩、价格下降,造成产业衰退。

虽然近期面板涨价消息不断,但是有报道称IT面板价格预计延后到第三季度末反弹,这或将限制面板厂下半年转亏为盈的计划。而从下游情况来看,即便是已经呈现出回暖迹象的电视面板,也只是价格上有所上涨,所能获得的增量可能也有限。

此外,从京东方的半年报业绩预告中也可以发现,面板价格上涨还没给面板企业的业绩带来实质性影响。公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京东方的净利润预计为7亿元-8亿元,同比降88%—89%;扣非净亏损预计为15亿元-16亿元,同比下降 135%-138%。(本文首发App,作者|翟智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