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今年,各互联网平台不约而同地患上了流量焦虑症。
(资料图)
移动端用户增速下降明显,需要流量的玩家越来越多,可获取流量的成本却越来越贵,流量购买力触顶,叠加疫情未来增速也不乐观,今年各电商平台都在有意弱化GMV,连互联网变现效率最高的广告收入也出现明显下滑。
仅靠技术已无法熨平大厂迎面而来的流量焦虑,为提高用户粘性,延长用户使用时长,大厂使出浑身解数,一边阻止流量外溢,一边挖掘和拓宽流量池引导外部流量“内流”,同时琢磨着如何盘活内部流量。
优质内容不仅是吸引用户的利器,也是流量支撑,低成本、短周期又直击用户爽点的短剧成为平台缓解流量焦虑的新解药。
百度七猫推出名为“七猫微短剧”以及“9月剧场”的短剧业务,小米也在近期推出“多滑短剧”,试水短剧领域的变现模式,快手和抖音更是早早布下了“网络文学+短剧”的组合拳,还推出一系列扶持和激励优质内容创作者的举措。
各大厂纷纷以短剧为切入口,搞起自己的内容生态,搅动起文娱江湖一池春水。
大厂扎堆“火锅剧、泡面番”穷人乍富、豪门落难、复仇雪耻、穿越重生……剧情强反转,人物性格强冲突,内容直击用户爽点,高度契合碎片化时代观看需求的短剧,在短视频和传统长视频之外,成为平台竞速的内容新高地。
七年前的《屌丝男士》《万万没想到》开创了国内网络短剧的先河,带火了大鹏、白客、叫兽易小星等一批男性主创;七年后的《这个男主有点儿冷》《秦爷的小哑巴》以过亿的播放量把网络短剧推入主流视野,也无形中改写了流媒体平台的竞争格局。
长视频在盈利线上挣扎多年,过于冗长的剧集被不少“追求效率”的年轻人所抛弃。短视频前几年高歌猛进,这几年却因过于娱乐化,以及无法承载太多思考性或高信息密度的内容而面临增长瓶颈。
时长十分钟左右,一顿火锅、一碗泡面的功夫就能刷完的中视频站上舞台,撬起了新的内容增量市场。
相比动辄上百、上千万的电视剧和电影,短剧——中视频赛道的代表,显得“性价比”颇高,拍摄周期基本控制在十天以内,制作成本大多在几十万元,低成本、高产出、风险可控,又是流量风口,在当下这种充满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属实算得上优质标的,值得进场一试。
两年前爱奇艺就推出了对标YouTube的中视频产品随刻,彼时爱奇艺CEO龚宇还发表了“中等时长视频的YouTube模式尚未在中国发展成规模"、“5G和AI技术的成熟将使YouTube模式App的市场潜力在未来2~3年显著增长”等论断。
优酷先后推出“扶摇计划”和“好故事计划”,挖掘优质创作内容,还开设了小剧场频道,上线了上百部短剧作品。背靠湖南卫视的芒果TV也发起了打造中短视频内容矩阵的“大芒计划”,短剧也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不止传统长视频平台,抖音、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也在加紧布局。
21年6月8日,快手在北京举办了短剧媒体沙龙,同日腾讯在线视频公布了关于微短剧的全新片单和分账规则。两天后,抖音也召开了“短剧很有戏”发布会。
被视为中视频“原生土壤”的B站,在2017年就合作了微短剧头部公司兔狲文化,却在21年8月才搭建起“联合知名厂牌”和“头部UP主加盟”为名头的轻剧场。
知乎曾试水科幻悬疑题材短剧,百度好看视频不仅多番试水短剧,还发布过中剧征集计划“元幕计划”…… 仔细一盘,叫得上名号的互联网大厂几乎都没有缺席这场流量之争。
短剧这股风的刮起,是有历史背景的。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将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网络影视剧作品定义为“微短剧”,并正式纳入监管。有了官方认证,微短剧彻底迎来爆发,大厂们的频频动作,也多发生在微短剧被官方盖章之后。
云合数据显示,21年共有398部微短剧备案,同比增长34%,而从今年1-9月,短剧备案量已达2792部64192集,约为21年全面备案量的2倍。
按照内容类型划分,目前市面上的短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集数短而单集长的精品剧,如12集、每集45分钟的《我是余欢水》。另一种是单集10分钟以内,集数可短可长的竖屏剧,如抖音与粒粒橙传媒、真乐道文化合作的《做梦吧,晶晶》,快手联合知竹工作室出品的《长公主在上》。
长视频平台加码短剧,多走的是精品剧路线,短视频平台则走的是竖屏剧为主的流量路线,道路的选择有平台基因的影响,背后核心原因的指向却颇为一致:流量焦虑。
无处安放的流量焦虑曾经,大厂善用资本迅速开拓和占领市场,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逝,大厂业务普遍进入稳定期,不计成本地“高举高打”行不通,能寻到的增长空间也极为有限。
21年字节跳动全年收入580亿美元,增速放缓,抖音与今日头条两个拳头产品的日活增速也在放缓,广告变现空间被挖掘殆尽。
快手最新财报中,净亏损27.12亿元,核心广告业务受大环境影响承压前行,电商GMV增速也不理想,寻找更多元和广阔的商业变现渠道十分迫切。
短剧是快手商业化重点突破的品类之一,也成为快手缓解流量焦虑的“灵丹妙药”。
白领、女性、年轻人是短剧三大类核心消费人群,都市、家庭、高甜、悬疑、魔幻、恋爱题材的微短剧深受这三大类消费人群的青睐。
又土又尬的霸总甜宠短剧更是深受女性用户喜爱,能明显拉新留存和用户停留时长,而这部分年轻女性受众恰好是快手一直希望能加大占比的人群。
内容是圈住用户的生命线,19年8月快手上线了快手小剧场,与米读小说形成独家合作,双方共同探索网络IP的微短剧孵化,也储备了大量短剧IP资源。今年下半年快手亲自入场,推出“快手免费小说”App,准备积累自身的IP补充内容生态,也是增加变现手段。
20年快手推出“星芒计划”,宣布要打造1000部独家精品剧,并进一步加大影视制作方流量分账力度,年底将“星芒计划”升级为“星芒短剧”。今年又再度升级,推出“扶翼计划”以亿级资源加码支持。
21年Q2财报,短剧业务首次被提及,截至今年7月,快手平台微短剧日活用户增长到2.6亿,其中有超50%的用户每天观看的剧集次数超10集。
用户是一切的基础,短剧在拉升平台的用户时长和粘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重度短剧用户观看粘性高,消费偏好明显,有很大的品牌营销潜力,正是平台想要的优质流量。
快手借短剧激活了用户的增量价值,也在不遗余力地促进短剧生态的繁荣。20年10月,快手小剧场在业内首推微短剧流量分账策略,打响了短视频平台为短剧制作公司拓展变现方式的第一枪。
目前短视频平台上的短剧玩家,大多是个人创作者和MCN机构,走的是内容涨粉、养号做网红,再用广告、直播、电商等方式变现的路子,平台也会给予官方补贴和流量播放分成。
快手算是尝到短剧甜头的,抖音也紧跟快手脚步,除了流量分账,还发力网文IP改编。此前抖音推出的短剧新番计划中,就联合番茄小说共同推出了“番茄IP改编合作”,鼓励用户将IP改编成精品短剧。Questmobile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1年12月,番茄小说的月活9327万,成为字节大型IP制造机。
靠着免费小说,抖音还分到了快手的一杯羹。快手平台过十亿播放量的爆款《这个男主有点冷》在获得IP授权时,被要求10%的流量分成归版权方,等后来短剧成为爆款后,原著小说在番茄小说平台上的阅读量从几千蹿升到几千万。
“短剧不是长剧的简单缩短,是基于用户原生内容需求所形成的短视频态文化现象,它将是新一代IP的创作发源地。”快手内容商业化中心负责人毛海峰坚定短剧方向,并把短剧视为挖掘优质流量的抓手。
事实也证明,短剧目前的确对缓解短视频增长焦虑是有效的。根据22年9月抖音创作者大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抖音短剧日播放量增长60%,连续短剧部数增长308%,星图(商业化)收入增长76%,产出量、爆款率、商业化均有提升。
但若谈颠覆,还为时尚早。
短剧是万能解药么?时代巨变的气息扑面而来,没有人不想飞上风口,但也要警惕极速下坠的风险。
4年前,爱奇艺推出竖屏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时,市场都在观望。4年后,短剧被推上风口,被外界赋予越来越大的想象。
对优爱腾来说,短剧是他们转型精品的试炼场,满足高压快节奏生活下的年轻人的消费偏好,摸索出“会员付费+广告付费+招商”的分账模式与合作伙伴共享收益,共同把盘子做大。要知道,任何新生事物最终都要落到商业转化上,没有收益一切都是空谈。
影视寒冬还未完全过去,低投入、周期短、现金回流快的短剧是被业内人视为“救命稻草”般的存在。不仅优爱腾、抖音、快手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还有传统影视制作公司,MCN机构,上游版权方,不少专注网大、网剧的制作公司与广告公司也都纷纷入场,诸侯混战。
据《短剧产业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1至9月间,短剧备案量达2792部,约为2021年全年备案量的2倍。
短剧用一两年时间就走完了网络大电影七八年的路,迎来混乱却又遍地红利的黄金时代。
但短剧不是万能解药,它充其量只能算内容大生态中的一个分支。改变不了互联网流量变“留量”的大背景,而且随着短剧的发展,也会面临和网剧一样趋严的监管,那时留给从业者腾挪的空间也会更小。
大厂依然坚定入局,是因为短剧是讲好生态故事的关键一环,由短剧延伸出的IP影视化、动漫改编、分账变现、品牌定制、电商变现,都是“钱景美好”,也是资本最喜欢听的故事。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