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代言的国内知名珠宝公司明牌珠宝(002574.SZ)将出资100亿元跨界“玩”光伏。做珠宝生意的公司也要分一杯光伏的羹,可见到了2023年光伏行业的“追光者”依旧是络绎不绝。
近日,明牌珠宝公告称,公司拟在柯桥经开区管委会管理区域内投资建设日月光伏电池片“超级工厂”项目,主要建设TOPCon与HJT(异质结)电池产能,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受此消息影响,明牌珠宝今日开盘后一字涨停,截至2月6日,收盘价为6.64元,总市值35.06亿元。
数据来源:明牌珠宝公司公告
(资料图片)
资料显示,明牌珠宝是一家铂金首饰生产商与零售商,近年来明牌珠宝的主业始终“不太理想”,目前总市值为35.06亿元,突然说要跨界投资100亿元“玩”光伏赛道,它能“玩”得转吗?
业绩不佳,钱从哪来?作为黄金珠宝行业的知名企业,此次投资光伏电池项目,对于明牌珠宝来说无疑是一次令人关注的跨界尝试。不过,光伏行业具有重资产属性,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否则未来会寸步难行。
1月30日明牌珠宝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中,公司2022年预计净利润亏损9500万元到1.4亿元,其中计提持有的瑞丰银行的股权减值1.32亿元。与此同时,2021年明牌珠宝虽然盈利1.37亿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2676.95万元,难掩主业造血能力不足;并且2020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也亏损了2.57亿元。不难看出,明牌珠宝近几年主营业务似乎并不给力。
截至去年9月底,明牌珠宝账上货币资金约11亿元。尽管其斥资百亿的光伏工厂计划分两期推进,但在这样的财务状况下要进入光伏行业,恐难堪重负。同时,APP注意到明牌珠宝没有在公告中说明这100亿投资金额从来哪里?
实际上,这并非明牌珠宝首次跨界。2015年,公司曾斥资7亿元收购苏州好屋25%的股权,并试图在珠宝销售之外开拓房产电商业务。当时,苏州好屋原股东承诺,2016年-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8亿元、2.5亿元、3.2亿元,承诺盈利数总和为净利润7.5亿元。
然而事实与承诺却相差甚远,2016年至2018年,苏州好屋实际仅实现净利润1.31亿元、1.45亿元、1.88亿元,均未完成业绩承若。因此,明牌珠宝在2020年对该笔股权投资计提3.04亿元减值准备。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度,苏州好屋净利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3.19亿元。
对于前脚从跨界房企的惨痛里抽出来的明牌珠宝而言,现如今又要百亿跨界光伏,未来明牌珠宝又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行业很香,仍需小心产能过剩2021年底,经济学家任泽平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在当下,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是未来中国经济最有希望的,最具爆发力的领域。从长远看,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这是我个人的看法,这是时代的力量,我们每个人不过是时代的产物。”也许是受到任老师的启发,去年众多外行企业纷纷涌向新能源赛道。
对于跨界光伏行业,明牌珠宝也表示,公司在充分分析光伏行业蓬勃发展现状、产业政策、未来市场空间及现有技术等因素的基础上,拟发展TOPCon电池和HJT电池项目,寻求新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该项目对公司的业务战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符合公司的发展需要和长远规划,也符合国家“碳中和、碳达峰”的战略要求。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已有69家公司跨界到光伏行业。从密度上来看,几乎每月都有企业宣布进军光伏领域,其中2月达到高峰,共有14家企业先后宣布进入光伏;4月、5月先后有10家企业向光伏领域聚集;除了9月仅有1家以外,其他月份宣布跨界光伏的企业均在3家及以上。
各家公司投资跨界方式不尽相同,有的通过收购、设立光伏公司,或是投资新建光伏项目,或是与其他企业共建新公司,进入领域从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光伏胶膜辅材以及光伏电站等多个细分赛道。
但跨界玩光伏真的不简单。跨界企业入局制造端,虽然可以促进光伏技术百花齐放、使得行业更具活力,却也同样带来了产业链部分环节产能过剩的风险。因为如果光伏扩张规模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增速,光伏行业将面临产能过剩。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认为,这些项目能不能最终落实,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跨界入局光伏制造端的企业来说,挑战主要来自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及部分环节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
2022年4月,江苏阳光(SH600220)公告称,拟在包头投建10万吨多晶硅、10GW单晶拉棒切片、10GW电池片及组件项目,10GW光伏项目,总投资约220亿元。12月7日,江苏阳光又公告称,公司投资所需条件在包头不能尽快实现,决定将拟投资光伏的项目地改在宁夏石嘴山。公司拟先行投资建设年产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项目投资金额约50亿元。
江苏阳光上述巨额光伏投资也受到多方质疑。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只有6.45亿元。上交所更是连夜下发问询函,追问220亿元投资的可实现性、决策是否审慎等。江苏阳光自己也在公告中表示,投资光伏业务能否实际推进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从12月份的数据来看,光伏行业已经进入了价格下降通道。12月23日,隆基绿能和TCL中环再次下调硅片价格,降幅相比上次报价均超过20%。同样,硅料价格也开始下调。
事实上,不仅仅是硅料和硅片,光伏全产业链正在降价。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上周的数据,主流电池片成交价降低至1.15元/W左右,环比下跌15.4%。组件端,远期订单的执行价降至1.72元/W至1.8元/W,环比跌幅达10.4%。
业内人士预计,光伏产业链的降价将持续至今年一季度。如果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不能解决的话,产业链相关环节将会持续降价。业内预计,光伏行业2022年大规模的扩产将大概率于2023年达产并投入市场,那么,光伏行业大规模扩产会否造成产能过剩?光伏行业是否会迎来新一轮产业洗牌?现有的众多光伏企业有多少能够存活下来?这些问题在将来都会不断考验着明牌珠宝。(本文首发App,作者|翟智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