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5日)是第九个全国“无幽日”。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生存的细菌,也是全球人群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为了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认知,每年的5月15日被定为全国“无幽日”。关于幽门螺杆菌,我们应该知道哪些知识?
(相关资料图)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及细胞间隙,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数据显示,在我国已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不少人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 无需主动治疗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幽门螺杆菌的危险性,对于部分易感人群来说,感染后病人得癌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感染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胃部的不舒服,会引起急性胃炎的一些表现,但大部分我们其实都不知道。一些所谓的高危人群,做胃镜发现有萎缩的改变,比如有大范围的萎缩、肠化,对这部分人来说,要特别关注,要定期做胃镜检查,以期发现早期胃癌。
误区2
感染幽门螺杆菌就意味着得胃癌
感染幽门螺杆菌会增加得癌几率,但并不意味着感染后一定会得胃癌。医生介绍,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胃癌的比例大概占到1%左右。感染后无需过度焦虑,应根据自身症状积极配合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医师 李鹏:可能有些人会出现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还有可能像淋巴瘤之类的问题。还有一些其实就是慢性胃炎,而不进展到萎缩,也不进展到胃癌。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