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世界资讯:梅子涵:我写的是谢谢

时间:2023-05-18 09:57:36       来源:点灯人教育

谢谢。


(资料图)

那个人不要车票

自己的心里

却写下了欠条

著名特级教师张学青在第十七届儿童阅读论坛上

执教散文课《车票》(选自梅子涵新作《黄麦地》)

四月中旬落幕的第十七届儿童阅读论坛上,周益民、蒋军晶、郭初阳、张学青、刘颖五位明师的课堂,让人记忆犹新,值得细细咀嚼与回味。

为了让老师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与五位明师及儿童文学作家等零距离请教、对话、探讨,亲近母语特别推出“明亮的读书课”整本书教学在线研习营,让我们在赏析中,观其“理”,察其“义”;在对话中,明其“术”,见其“道”。

5月19日开营,报名从速

点击可了解活动详情

读书课的第一步,首先应该是老师自己深入文本,把握全景、咀嚼细节、体悟情感,真正地读懂文本,后面在课堂中一系列有价值的设计、阐发、引导、启迪,才能可能实现。

论坛上,梅子涵老师跟孩子们说,我写的车票,其实并不是指一张票,而是一种记忆、一种情感。

《车票》一文背后有怎样的创作故事?文学的阅读与写作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梅子涵老师对张老师的文学课堂又有怎样的感受与评价?一起来听梅老师为我们讲述。

我写的是谢谢

文 / 梅子涵

《车票》是我写的散文。它是很年轻岁月一个夜晚记忆。那么多年前的事,完全不是一件大事,忘记是很容易的,可是我却偏偏记得。

它不是总杵在那儿,但是在心里的路上,偶尔会“突突”开来,匆匆离去。在写作的文学寻找中,它突然就完整地回到了那一晚,文学让事情恢复完整,“突突突”的声音格外清晰,我仿佛又站在了黑夜的路边,拖拉机停在了我的身边。

那样的年代,虽然生活简陋,有些艰苦,但是朴素情感、人间温暖仍旧路途可遇,人性没有死在钱里,所以虽不要车票,心里却自己写下了欠条。那个夜晚的好人在哪里呢?他如果后来的一些年里继续开拖拉机,或者开上了小车、卡车,遇上无可奈何的路边人,是否依然会诞生一个“突突突”的温暖故事呢?

我没有理由这样问,社会和年月不是池塘,而是如同江河往前,谁能问江河呢?我们甚至都没有把握问自己,所以记住了那一次就够了,那一晚那一个人,是我的一首抒情诗,我能记住,并且温暖、美好地写出,表明我的池塘还是在,没有被卷走,情谊,情感,信念,感恩戴德之心,很多的人之美,能一直被围在那儿碧绿、盛开,好珍贵!

我写的是一个珍贵的故事。

文学的写作寻找,是特别能激活记忆和情感的,所以如果一个人的情感细绵,又恰巧选择了文学的作业作为耕犁之趣,那么他的有效的成篇记忆和故事的确可能更丰富,不流为江河,也容易成为涓涓溪流。

《车票》是生活给我的,是情感的性格给我的,也是写作的文学寻找给我的。文学不是一种单独的东西,而是一种众体相约相合的东西,所以我总是对儿童们说,不要急于想当作家,而是先安稳成长。

《车票》故事发生的时候,我不知道后来会写作它。写作出来时,也没有想到老师会组织了小孩阅读它,成为一个文学课。

恰好老师组织学生阅读的时候,我又有机会坐在下面旁听,成为一个局外人,听着她掌局和提问,油然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欣赏阅读,欣赏阅读者,欣赏文学故事如何被拉开了门,被踏入,这里看看,那里坐坐,想出了询问,想出了回答,想出了你没有在意的转弯抹角,听别人讨论自己写出的文学作品,这真是一种有些奇妙的生活之憩,艺术而飘荡。

当文学作品成为课堂集体阅读和讨论的内容时,提问的确是免不了的方式。

《车票》课也是以提问方式带动思考和进行。

这个故事是以前的还是现在的?

这个问题好像不是一个水准很高的问题,但是一个有成效的问题,学生被带着知道了些从前的情景、生活,如今自己开车,软件打车,哪里还在乎什么“突突突”地突然到来,搭上个拖拉机,记忆几十年?

车票情感,车票歉意,洗澡邀请的真诚和盛意,开拖拉机的人也一定会对村子里的人说,他认识了一个砖瓦厂的知识青年,叫他去那儿玩,去洗澡。他后来没有去,也许还是因为他觉得知识青年毕竟是城里人,他是乡下的;有的热情人,帮助别人是默默的热情,可是接受别人的好意,却又会不好意思……

有了明确的时间,也是学习历史,了解不同时代。一个人,一个孩子,是需要知道些从前的,知道前辈的生活,理解前辈的情感原因。

他们以后也会成为后人的前辈的。

历史不是只写在教科书和专著中,个人也可以叙述。历史也都是一个个小故事。文学从来都是含有历史内容的。

《车票》也含有。

关于两次上拖拉机的区别也是一个细腻的问题。第一次是“我”的请求,第二次是拖拉机人的相送。第一次是温暖、善良的顺道,第二次则完全是意外的关怀。

一个满身劳动尘埃的农民,“突突突”地重新返回,不让你辛苦地再行走那么一段长路,内心是何等细腻、柔美,黑黑的夜晚路上,全是他的光亮,光芒。所以欠下的哪是一张车票钱,那是要付给光亮、光芒的一声长长的谢意!

《车票》写的是一个“谢谢”。是一个无价故事。

很珍贵。

我把文学看得很珍贵。

谢谢上课的张学青。

谢谢课堂上那些天真、认真的学生们。

他们来自我喜欢的南京长江路小学。

梅子涵老师在论坛现场与孩子们互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