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各大机构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及全球PC市场出货量仍在下滑,预计年内很难恢复增长趋势。PC寒冬延续近一年,头部大厂日子也不好过。它们的应对之策则是抓紧研发新品,为用户提供新的刺激。
这一边,“PC霸主”联想在6月6日召开 “商用为本·2023联想商用产品发布会”,一口气推出X7、X5和X3等系列新品;另一边,在被Vision Pro抢尽风头的WWDC上,苹果Mac也推出了三款新品,覆盖各个价位。再往前数,5月的华为春季发布会上,PC同样占据了重要戏份。
新品救市,是PC厂商的惯用做法。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理性消费成为主流、换机周期被不断拉长,新品能不能唤起消费者的兴趣尚是未知。靠新品拯救出货量这个老招式能否奏效,也需要更多时间检验。
连发三大系列新品,联想加码商用PC从“商用为本”的发布会主题中就能看出,联想的火力瞄准商用领域。除了昭阳笔记本品牌的X7、X5和X3三个系列的新品外,理想还带来了ThinkCentre M大师系列高端商用台式机和ThinkStation P系列高端工作站等新品,全力加码商用本。
其中,昭阳系列是联想商用PC产品线的王牌,此次推出的X7、X5和X3系列分别瞄准高端旗舰、中高端和入门级市场。作为高端旗舰机型的X7系列号称拥有业内最强性能配置,全系搭载英特尔酷睿H系列标压处理器和联想的“风刃”散热系统,性能确实值得信赖。
在昭阳X7系列之外,ThinkCentre M大师系列商用台式机也聚焦高端市场,以高性能为主要卖点。根据官方参数,此次全新发布的M9和M7系列产品搭载英特尔13代酷睿处理器,性能比上一代产品提升22%,可广泛应用于零售、酒店等行业,有充足的算力处理日常商品、客户数据。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C端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换机意愿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联想发力商用PC市场,也不失为一种尝试。加上手机等业务被撤,联想更需要巩固PC这个基本盘。最新财报显示,上一财年联想PC业务收入占比仍超过60%,核心地位无法动摇。
从渗透率来看,商用PC市场的增长空间确实不小,联想作为头部厂商也值得被高看一线。
IDC的报告就指出,2020年下半年是商用PC爆发式增长的起点,正好对应疫情后兴起的远程办公潮流。过去两年商用PC市场规模均保持正增长,在去年三季度创下连续七个季度出货量超8000万台的纪录,预计2020-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
这个增长率乍一看不算突出,但要是和五连降的全球PC出货量比起来,商用PC已经是最争气的一个分支了。也是在2020年后,联想不断加码商用PC业务,新品一个接一个,在高端市场建立了强大的统治地位。
在6月6日的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中国区大客户业务群总经理王立平表示,联想未来会围绕三大价值标准:更好的产品体验、更低的TCO成本和更佳的绿色环保,打造更多优质商用PC产品,并努力引领行业技术创新。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疫情逐渐平复,远程办公带来的需求红利也在减少,这对商用PC市场是一个考验。
疫情后的PC出货量巅峰是2021年四季度,达到9270万台,2021年全年的出货量则达到3.49亿台,同比增长14.8%,创近十年新高。但到了2022年,情况急转直下,PC一下子从顶峰坠落谷底。近段时间,国内外已有诸多大型企业要求员工回到公司办公,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比如Meta要求员工每周至少到岗3天,扎克伯格本人也曾表示办公室办公比远程办公更加高效,马斯克则在推特上表示大多数员工选择远程办公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联想敢花大力气研发商用系列新品、拉长战线,得益于其份额优势。在C端消费市场,联想地位无忧、上升空间也有限,只能换条赛道找突破口。但对于其他PC厂商来说,C端消费市场仍是重点——比如同样在近期发布重磅新品的苹果和华为。
苹果、华为也在发力,PC大战再掀高潮从苹果财报中也能看出,Mac过去几个季度收入并不理想,库克等高层想必也很焦急。
苹果CFO皮特·奥本海默在去年四季度的财报电话会上曾预计Mac、iPad的销售额将在一季度下降两位数,可见苹果高层对这两项业务的处境有清晰认知。果不其然,一季度财报显示,Mac业务收入为71.68亿美元,同比减少31%,为连续两个季度下滑,这还是建立在日本、韩国等少数几个市场营收创新高的基础上。由此可以推断,美国、中国、欧洲等主要市场表现相当糟糕。
目前,Mac产品线在苹果总营收中的占比则仅录得7.6%,和7.03%的iPad一样愈发边缘化,千斤重的担子都得压在iPhone身上。WWDC上发布的Mac新品,则承载着苹果翻盘的希望。
虽然被Vision Pro抢尽风头,但Mac系列新品也是苹果WWDC的重头戏。在前期预热中,人气最高的新品是15英寸版MacBook Air,这也是苹果史上最大尺寸MacBook Air,预计下周正式上市,起售价为1299美元。
这款新品之所以备受“果粉”期待,主要是因为过去几年MacBook Air系列一直坚守13英寸这条底线,有大屏需求的用户只能选择价格更高的MacBook Pro系列。屏幕更大、价格更合理的15英寸MacBook Air到来,当然是这部分“果粉”的福音。
不过除了尺寸之外,新款MacBook Air其实没有太多创新,外观设计、处理器性能甚至接口数量都和上一代产品如出一辙。和更高端的MacBook Pro系列相比,MacBook Air屏幕没有高刷和HDMI端口等问题也一直受到诟病。这款新品在下周正式上市后能否带动Mac出货量增长,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反倒是抢在苹果之前发布新品的华为,近期业绩进步更大。今年一季度,华为在国内PC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4.1%至95.2万台,超过惠普和戴尔位列第二,仅次于以325.4万台出货量遥遥领先的联想。这是华为时隔三年再次重返国内市场前三,对于动荡中的华为消费者业务来说如同一剂强心针。
和苹果相比,华为技术上难言优势,产品线也不及联想那么丰富、品牌号召力更是差了一大截。华为能在市场持续萎缩的不利情况下追上来,靠的是差异化标签和终端生态。
对比苹果新款Mac和华为春季发布会上公布几款新品,也可以看到两家厂商的战略差异。华为这边一口气推出了MateBook 14、MateBook 14s、MateBook X Pro、MateBook E和MateBook 16s等多款新品,分别面向商务人士、学生等不同群体,但都抓住轻薄和高性能这两个主要卖点。
无论是大屏产品MateBook 16s,还是主打专业高性能的MateBook 14s,轻薄、便于携带都是关键词,甚至已经成为华为PC产品的标签。在终端生态方面,华为PC支持不同设备跨端互联,和显示器、打印机、一体机等不同设备构成一个超级终端。
从出货量、市场份额来看,华为、苹果距离联想都还有很大差距,一时半会儿很难追上。但从近期动态可以看出,它们并不愿意一直当配角。对联想来说,竞争压力如影随形,丝毫不容松懈。
寒冬仍在延续,PC还有哪些创新方向?整体来说,联想、华为、苹果这几家大厂动作频繁,PC市场也十分热闹。但冷静下来看看那可怜的数据,价值研究所还是对市场的未来和这几家大厂的新品销量持谨慎态度。
同样来自IDC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29%至5670万台,跌幅较去年同期高出24个百分点。联想在全球市场同样独占鳌头,市场份额达到22.4%,但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大跌了30.3%,前五名厂商无一例外全部下滑。联想CEO杨元庆也承认,现在是“智能设备市场最艰难的时刻”。
在IDC、Gartner等多家机构的报告中都提到出货量下滑的原因,部分和客观环境有关,比如全球经济下行、通胀高企造成的购买力下滑。可是在此之外,技术缺乏创新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厂商和消费者。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换新意愿下降,很大程度上就是觉得“不值得”。
这些年来,PC厂商和上游的芯片企业都在努力寻找创新方向,但一直受制于技术、成本等各项因素。不过经过长期试验,厂商也逐渐摸清了用户喜好,找到几个方向:比如芯片的ARM化和系统的兼容性、流畅度,都是重点攻克目标。
苹果早在研发M1芯片时就留意到这两个趋势,基于ARM架构的CPU处理器不仅能显著提升性能、运算效率,还有更高算力。紧随苹果步伐,微软也很快推出了基于ARM架构打造的SQ2芯片,随即席卷整个PC界,英特尔、AMD等芯片大厂也全部加入。随着ARM发布TCS23全面计算解决方案,AI技术的应用也将得到普及。
在系统创新方面,AI也是一个关键词。微软不久前就宣布和英伟达联手,在Windows 11上预训练AI模型,通过英伟达的RTX GPU专用处理器对超过400款应用(尤其是游戏应用)进行AI加速。不过双方的合作仍在初步阶段,仍需时间才能看到成效。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大厂扎堆发布新品能否唤起用户购买欲还不好说,反正今年一季度PC市场的状况已经足够糟糕了——情况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了。事已至此,厂商只能想办法自救。
创新很难,但总得尝试,在不断试错中总有机会找到正确方向。
写在最后除了发布新品,不少厂商也在寻找新出路,开拓新业务,以抵御市场寒气。
惠普在上个月发布了新一代Z系列 G5工作站,惠普中国副总裁兼大中华区个人信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周信宏还表示公司会密切关注AI大模型技术;小米也在去年推出了基于英特尔NUC打造的迷你主机,机械革命、ROG、机械师也有类似的产品。
研发新品也好,开拓新业务也罢,各大厂商都是想给自己增加一点安全感。毕竟PC寒冬不知何时结束,做好两手准备总不会错。值得肯定的是,PC厂商没有放弃努力,仍想方设法讨好消费者。联想、苹果、华为们的新产品当然并非完美,但创新值得支持。
寒冬总有结束的时候,PC市场一直有自己的拥趸。扛过最黑暗的日子,就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关键词: